
【化】 above ground level
tower above
area; floor; ground; land; the earth's surface
【医】 floor; ground
"高出地面"是汉语中描述物体垂直位置关系的常用表达,指某物体的基底或底部与周围地表之间存在垂直距离。该词组在汉英词典中通常对应以下三种译法:
above ground level(海拔基准面以上) 多用于工程测绘领域,指以标准海拔高度为参照的测量结果。例如输电塔基建设计时需标注"铁塔基础高出地面2.3米"(The tower foundation is 2.3 meters above ground level),该表述方式可见于《工程测量术语标准》GB/T 50228-2023。
elevated(人工抬升的) 强调人为抬升的结构特征,常见于建筑规划文本。如城市规划中要求"人行天桥需高出地面4.5米以保证车辆通行"(Pedestrian bridges shall be elevated 4.5 meters for vehicle clearance),该规范引自《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raised(自然隆起的) 描述自然形成的地貌特征,地理学文献中多见此用法。例如地质报告中"该台地高出周边地面约15米"(The terrace is raised approximately 15 meters above the surrounding terrain),此表述方式参考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貌描述规范》。
在权威词典释义方面,《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10版将"高出"译为"project above",强调物体部分延伸超出基准面的空间关系。而《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则采用"overhead clearance"作为专业术语对应,侧重工程安全距离的计量要求。
该词组的核心语义特征包含三个维度:①测量基准的明确性(以特定地面为参照);②垂直方向的单一性(排除水平延伸);③数值量化的必要性(需配合具体高度数据使用)。在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交通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高出地面”指某物体或地形相对于周围地表具有明显的高度优势,常见于地理、军事、建筑等场景。具体解释如下:
地理概念
指自然形成或人工建造的突起地形,如丘陵、山岗等。例如军事术语中会将海拔86.9米的山称为"86.9高地"()。这类地形通常具有视野开阔、易守难攻的特点。
建筑与景观描述
用于形容建筑物或自然景观的垂直高度特征,如"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强调从地面突然耸立的视觉效果()。类似表述也适用于山峰、塔楼等。
延伸用法
在文学或口语中可比喻事物超越常规水平,如"高超的技艺拔地而起",通过空间高度隐喻能力出众()。但此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若需更详细的分类或专业领域定义,可参考地理学教材或军事术语词典。
氨基卤化物标识符字波纹印码机菜单驱动程序生成程序沉静气质的耻骨面串音计除害威纯手性的错登帐蛋白溶菌素蝶形共振器敌匹硫磷多台压延机联动二甲膦方形嗜黄鼠蚤蒙古亚种腹卧位覆缘金箔静电计揩涂冷却盘管内部陈列尿生成的偶像崇拜癖契约受约人去潮器染液三路配置头皮癣委托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