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感觉论英文解释翻译、感觉论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sensualism

相关词条:

1.sensationalism  

分词翻译:

感觉的英语翻译:

feel; become aware of; perceive; sense
【医】 aesthema; aesthesia; aesthesio-; aesthesis; esthesia; esthesio-
esthesis; feeling; sensation; sense; sensibility; sensus

论的英语翻译:

determine; discuss; in terms of; ism; statement; talk about; theory; view

专业解析

感觉论(Sensationalism),在哲学认识论领域,指的是一种认为所有知识都最终来源于且仅来源于感觉经验的理论。它强调感觉(sensation)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和基础,否认或贬低理性思维、先天观念或直觉在获取可靠知识中的作用。

  1. 核心主张:

    • 知识起源:一切观念、思想、概念都源自外部世界通过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作用于心灵所产生的感觉印象。心灵本身最初是一块“白板”(tabula rasa),没有任何先天内容。
    • 知识构成:复杂观念被认为是由简单感觉印象通过联想、组合、比较等心理操作复合而成。理性活动(如推理、判断)被认为是对感觉材料的加工,本身不产生新的、独立于感觉的实质性知识。
    • 否定先天观念:感觉论强烈反对理性主义(Rationalism)关于存在与生俱来的、不依赖于经验的观念(如上帝观念、数学公理)的观点。
    • 强调直接性:它通常认为感觉经验是直接的、基础性的,是认识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有时会与“感觉材料”(sense-data)理论相关联,认为我们直接感知到的是感觉材料,而非外部物体本身。
  2. 代表学派与哲学家:

    • 经验主义(Empiricism)的极端形式:感觉论常被视为经验主义的一个分支或激进版本。经验主义强调经验是知识的主要来源,但未必完全排斥理性的作用;感觉论则走得更远,将感觉经验视为唯一来源。
    • 孔狄亚克(Étienne Bonnot de Condillac):法国哲学家,被认为是感觉论最著名的代表。他在其著作《论感觉》(Traité des sensations)中,通过著名的“雕像比喻”系统阐述了感觉论:设想一个最初只有嗅觉的雕像,逐渐获得其他感官,论证了所有心理活动(包括记忆、比较、判断、欲望等)都源于感觉的转化和组合。他认为洛克(John Locke)未将经验主义原则贯彻到底,而他自己则彻底否认了洛克所说的心灵“反省”(reflection)是独立于感觉的知识来源。
    • 霍布斯(Thomas Hobbes):英国哲学家,其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包含了感觉论倾向,认为一切思想都是感官运动的产物。
    • 部分经验主义者:如洛克(John Locke)虽然强调经验,但承认“反省”是知识的另一个来源;贝克莱(George Berkeley)虽然认为“存在即被感知”,但其唯心主义立场与典型的感觉论有所不同。休谟(David Hume)的怀疑论也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但得出了不同的认识论结论。
  3. 相关概念辨析:

    • 与经验主义(Empiricism):感觉论是经验主义的一种特定、激进的形式,强调感觉的唯一来源性。经验主义范围更广,不一定完全排斥理性的一定作用。
    • 与感觉主义(Sensualism):在哲学语境下,这两个术语常被用作同义词,都指代这种认为感觉是知识唯一来源的理论。
    • 与现象主义(Phenomenalism):现象主义认为物理对象仅仅是“感觉的持久可能性”或“感觉材料的逻辑构造”,与感觉论有密切联系,但更侧重于本体论(关于存在什么)而非单纯的认识论起源。
    • 与唯物论(Materialism):历史上许多感觉论者(如霍布斯)也是唯物论者,认为感觉是物质作用于感官的结果。但感觉论本身作为一种认识论,并不必然承诺唯物论的本体论立场(例如贝克莱的感觉论是唯心主义的)。
  4. 权威出处参考:

    • 关于感觉论(Sensationalism)的定义、核心观点及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可以参考权威的哲学百科全书,例如: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该条目详细介绍了感觉论,特别是孔狄亚克的理论及其与洛克经验主义的区别。(来源: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Sensationalism)
      • 互联网哲学百科全书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提供了对感觉论及其代表人物的概述。(来源: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Sensationalism)
      • 大英百科全书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其哲学条目对感觉论有标准定义和简要历史介绍。(来源: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 Sensationalism)

感觉论是一种认识论学说,主张感觉经验是人类知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否认先天观念和独立于感觉的理性知识的可能性。它常被视为经验主义的一个激进分支,以孔狄亚克的理论为典型代表,强调所有心理活动均可还原为感觉及其组合变化。理解感觉论对于把握近代经验主义哲学的发展脉络至关重要。

网络扩展解释

感觉论是哲学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学说,其核心观点认为感觉是人类知识的唯一来源,强调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可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感觉论(Sensualism)主张所有知识均源于感官经验,反对唯理论的“天赋观念”或先验理性原则。它属于经验主义的分支,但与一般经验主义的不同在于更极端地强调感觉的绝对地位。

二、两大流派

  1. 唯物主义感觉论
    代表人物包括霍布斯、洛克、狄德罗等。他们认为感觉是外部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承认客观世界是感觉的源泉。例如,洛克提出“白板说”,主张心灵最初如白纸,由经验填充。

  2. 唯心主义感觉论
    以贝克莱、休谟、马赫为代表,认为感觉是主观自生的,否认其客观来源。贝克莱提出“存在即被感知”,将感觉视为唯一真实的存在。

三、历史影响与局限

四、哲学史地位

感觉论与唯理论长期对立,构成认识论的两大阵营。尽管其极端形式逐渐式微,但对心理学、实证科学等领域仍有深远影响。

感觉论通过强调感官经验的价值,推动了认识论的多元化发展,但其片面性也促使后世哲学家寻求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苯二羧酸标签字薄利部分追踪故障草乌桕测频装备橙黄G簇系统单程转化对一项法律的合宪性提出质问二辛醚分次根赤壳菌素工字悬挂轴喉室前脱磺化溶解油基本语言静态载子调制计算机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沮丧居住资格空气雾冷冻设备量热计系统喷火口清廉的山榄果甙时间响应食用增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