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信使英文解释翻译、第二信使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second messenger
分词翻译:
第二的英语翻译:
second; secondly
【化】 secondary
【医】 deutero-; deuto-
信使的英语翻译:
messenger
【法】 courier
专业解析
第二信使 (dì èr xìn shǐ)
在细胞生物学中,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指细胞内传递细胞外信号分子(即“第一信使”,如激素、神经递质)信息的小分子或离子。其核心功能是将细胞膜受体接收的胞外信号转化为胞内信号级联反应,最终调控细胞代谢、基因表达或生理功能。
一、定义与核心功能
第一信使(如肾上腺素、胰岛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后,激活胞内效应器(如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进而催化生成或释放第二信使。后者作为信号放大器,通过激活下游蛋白激酶(如PKA、PKC),引发磷酸化等修饰反应,实现信号传递的级联效应。
二、常见类型与作用机制
- 环磷酸腺苷(cAMP)
- 生成途径:G蛋白偶联受体(GPCR)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生成cAMP。
- 功能:激活蛋白激酶A(PKA),调节糖原代谢、基因转录(如CREB通路)。
- 钙离子(Ca²⁺)
- 释放机制:IP₃受体介导内质网钙库释放,或电压门控通道开放。
- 功能:与钙调蛋白(Calmodulin)结合,激活CaMK激酶,调控肌肉收缩、神经递质释放。
- 二酰甘油(DAG)与肌醇三磷酸(IP₃)
- 来源:磷脂酶C(PLC)水解PIP₂生成。
- 作用:DAG激活蛋白激酶C(PKC),IP₃触发胞内钙释放,协同调控细胞增殖与分化。
- 环磷酸鸟苷(cGMP)
- 通路:鸟苷酸环化酶(如NO受体)催化GTP生成,激活PKG,参与视觉信号转导(光感受器)与血管平滑肌舒张。
三、生理意义
第二信使系统通过信号放大(单个受体激活可产生大量第二信使分子)和交叉对话(如Ca²⁺与cAMP通路互作),实现细胞对外界刺激的高效、精准响应,是药物靶点设计(如β受体阻滞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关键基础。
四、英语对应术语
- Second Messenger:标准英文译名,强调其继发于第一信使的胞内信号角色。
- Key Molecules:在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中描述为“关键介导分子”。
来源说明:
- Alberts B, et al.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6th ed.),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and Second Messengers".
- Lodish H, et al. Molecular Cell Biology (8th ed.), "Calcium Signaling and Cellular Response".
- Nelson DL, Cox MM.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7th ed.), "cGMP in Sensory Transduction".
网络扩展解释
第二信使是细胞内传递信号的关键分子,其作用机制和特点可归纳如下:
定义与基本特性
第二信使是胞内产生的小分子物质,负责将细胞外信号(第一信使,如激素)转化为细胞内反应。它们通过浓度变化调节酶活性或蛋白质功能,触发增殖、分化等生理过程。
与第一信使的区别
- 第一信使:细胞外信号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无法直接进入细胞。
- 第二信使:细胞内生成(如cAMP、Ca²⁺),通过扩散传递信号。
常见类型
- 环核苷酸类:cAMP、cGMP
- 脂类衍生物:DAG(二酰甘油)、IP3(三磷酸肌醇)
- 离子类:Ca²⁺
- 其他:一氧化氮(NO)、神经酰胺(Cer)
功能特点
- 信号放大:少量胞外信号可引发显著胞内效应。
- 多通路整合:不同信使可协同或拮抗调节(如Ca²⁺与IP3常共同作用)。
发现历史
由E.W. Sutherland于1965年提出,首次发现cAMP介导肾上腺素对肝细胞的作用,开创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先河。
注:部分早期文献将肽类激素称为第二信使(),但现代生物学普遍采用小分子信使的定义。具体作用机制需结合细胞类型和信号通路分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北美马栗树壁脏层角侧斜角丛的单纽板单位矩阵对乙氧苯替丁二酰亚胺多缩戊糖法定条件防水处理废液处理缸海藻炭行优先形式和数脉冲胡荽颊唇成形术急救车静脉样的裂变中子零股的自由发行猫眼波形密码电文模块文件磨料硬度试验机上锥骨双频电码体积缓冲瓶通告人晚势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