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cipher message; cryptotext
密码电文(ciphertext)指通过加密算法将原始信息(明文)转化为不可直接理解的形式,是密码学中的核心概念。根据GB/T 25069-2010《信息安全技术 术语》国家标准,其形成过程包含三个要素:明文输入、加密算法和密钥作用,最终生成具备保密性的数据形态。
在应用层面,密码电文常见于SSL/TLS通信协议、数字货币交易验证和军事密电传输等场景。《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第七版)》指出,现代密码电文的安全性主要依赖算法复杂度(如AES-256)和密钥管理机制,相较于古典密码(如凯撒密码),能够有效抵御暴力破解和频率分析攻击。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18033-3:2010文件强调,密码电文与哈希值的本质区别在于可逆性——前者通过正确密钥可还原明文,后者为不可逆的单向函数输出。这种特性使其成为数字签名、身份认证等安全体系的基础构件。
密码电文(cryptotext)是通过特定加密算法将原始信息(明文)转换为不可直接理解的编码形式,主要用于保障数据传输的机密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核心机制
密码电文是通过替换或变换原文中的字符生成的加密文本。例如,将每个字母替换为另一个固定字符(如A→S,B→M),且替换规则通篇一致,标点符号通常保持不变。这种加密属于古典密码学中的替换密码,旨在防止信息被未授权者解读。
作用与重要性
密码技术结合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不仅保护信息的机密性,还能确保完整性和正确性。密码电文在传输敏感数据(如军事指令、金融交易)时尤为重要,即使被截获也难以快速破译。
相关概念区分
应用场景
历史上多用于军事、外交领域,如二战时期的恩尼格玛机;现代则扩展至网络安全、数字通信等领域,如HTTPS协议中的数据加密。
如需进一步了解加密算法(如POS函数)或具体历史案例,可参考权威密码学资料或网络安全的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