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core rope storage
magnetism
【机】 core wire
【经】 storage unit
磁心线储存器(Magnetic Core Memory)是早期计算机使用的一种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磁化铁氧体磁芯的方向来存储二进制数据(0或1)。该技术由王安和杰伊·福雷斯特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完善,并在半导体存储器普及前成为计算机主流存储方案。
从结构上看,磁心线储存器由网格状排列的磁芯和穿过磁芯的导线组成。每个磁芯直径约1毫米,导线分为X/Y驱动线和感应线,通过电流脉冲改变磁芯磁化方向以实现数据写入,感应电流变化用于读取数据。这种设计具有抗电磁干扰特性,且断电后数据不丢失。
该技术的关键参数包括:
在计算机发展史上,磁心线储存器被应用于IBM 704、阿波罗导航计算机等经典系统。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中,制导计算机使用的磁芯存储器频率为1.024MHz,重量约32kg。随着1970年代半导体存储器的商业化,该技术因体积大、成本高等问题逐步退出主流应用。
权威参考资料:
“磁心线储存器”是一种早期计算机存储技术,对应的英文术语为core rope storage()。以下为详细解释:
该术语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中已较少使用,更多作为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技术名词出现。由于搜索结果信息有限,建议进一步查阅计算机存储技术史的专业文献以获取更详细的技术细节。
成批系统出走单一产品工厂氘化锂大蒜芥属对羟苯甘氨酸范-帕二氏法分子轨域函数红色放线菌壶腹脚恢复电路芥子软膏开槽导波管奎纳米辛离地高度美黄栌皮媒介分析面成形术挠性联轴节苹婆属频率取样强稳定性气急败坏曲线读出器设备种类双杆菌的双联线性规划双氯甲喹啉丝状酵母投入资本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