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porcelain fusing chart
porcelain
【医】 porcelain
【医】 fusing chart
瓷熔度表(Pyrometric Cone Equivalent Chart),在陶瓷工艺学中,是指一种用于量化陶瓷材料(尤其是釉料和坯体)在高温烧成过程中软化、熔融及最终成熟温度范围的标准参照体系。其核心是通过标准测温锥(Pyrometric Cone)在特定升温速率下弯倒的温度点,来表征材料的热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原理
瓷熔度表基于标准测温锥的弯倒特性。测温锥是由特定配方的陶瓷材料制成的小锥体,其配方设计使其在精确控制的升温条件下(如150°C/h),会在特定温度下因自身软化而弯倒,锥尖触及底座。不同编号的锥(如Cone 06, Cone 6, Cone 10)对应不同的弯倒温度。瓷熔度表即是这些锥号与其对应温度(或等效烧成温度范围)的对照表。例如,Cone 6 通常对应约 1222°C。
核心用途
测试方法
实际应用中,会将代表目标烧成锥号的测温锥(通常放置3个,用于观察弯倒的一致性)与待测釉片或试片一同放入窑炉中烧成。烧成后通过观察锥的弯倒程度(如90度弯倒)和试片的外观(光泽度、流动性、气泡等),对照瓷熔度表判断烧成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行业重要性
瓷熔度表是陶瓷生产、科研和教育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确保了不同窑炉、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烧成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是陶瓷工艺标准化的基石。
参考来源:
(注:由于专业文献和标准通常无公开网页链接,故仅提供来源名称。)
“瓷熔度表”并非标准术语,但结合字面含义和搜索结果,可以理解为描述不同陶瓷材料熔点或熔融温度范围的参考表。以下是综合信息的解释:
“瓷熔度”指陶瓷材料在高温下达到熔融状态的温度点。不同陶瓷因成分差异,熔点范围较大,需分类讨论。
若温度升至10000°C(远超实际工业场景),陶瓷会经历:
固态→液态→气态的相变,最终完全气化。
陶瓷熔点与成分(如高岭土、氧化铝含量)、烧制工艺及用途密切相关。
以上信息整合自不同陶瓷类型的熔点研究,完整数据建议参考材料科学文献或专业数据库。
阿贝耳-彭斯基闪点试验阿朴髓磷脂被推翻的编辑备用命令标准宽度操作线柴油的十六烷值成体配合单向通道独居的鲱鲤非染色质辅助记录共聚物含水联氨混合分配额加铬较佳管型可移植操作系统镭疗照片螺碱年度定额欧洲支付同盟频偏压普雷格尔法绕路散光扫描天线羧胎体营养性月经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