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待人接物英文解释翻译、待人接物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the ways one gets along with others

例句:

  1. 他是个知识分子,待人接物无不极其诚实公正。
    He's an intellectual and as straight as a *** in all his dealings.

分词翻译:

人的英语翻译:

human; fellow; human being; individual; man; people; person; soul
【医】 anthropo-; homme; man

接的英语翻译:

receive; accept
【电】 connecting

物的英语翻译:

content; matter; substance; thing
【化】 object
【医】 agent

专业解析

“待人接物”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指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对待他人和处理事情的态度、方式与风格。其核心在于个人修养与社交礼仪的综合体现。以下是基于汉英词典视角的详细解释:


一、字面释义与核心含义

  1. “待人”

    指对待他人的态度,强调尊重、真诚与同理心。

    《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与人相处”,对应英文“treat others” 或“interact with people” 。

    文化内涵:儒家思想中的“仁”(benevolence)是其精神内核,要求以善意和包容心与人交往。

  2. “接物”

    原指处理具体事务,引申为应对日常事务的方法与原则。

    《汉英大词典》译为“handle affairs”,强调处事时的条理性与应变能力 。

    实践意义:涵盖沟通技巧、问题解决及资源协调能力,如《礼记·中庸》所言“致中和”(achieving harmony)。


二、权威汉英词典的翻译对比

词典名称 英文翻译 侧重点
《牛津汉英词典》 conduct oneself in society 社会行为规范与礼仪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 manner of dealing with people 人际互动中的具体方式
《中华汉英大词典》 interpersonal behavior and social skills 社交技能与行为表现的结合

关键差异:


三、文化背景与哲学根源

  1. 儒家伦理的实践

    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nalects 15:24),成为“待人”的黄金准则,英文译为“Do not impose on others what you yourself do not desire” 。

    现代应用:跨文化交际中需避免自我中心,如商务谈判中的共情沟通。

  2. 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

    《道德经》主张“以无事取天下”,在“接物”层面提倡灵活应变,而非强求结果。英文常译作“Achieve through non-interference” 。

    案例:项目管理中以柔克刚的冲突解决策略。


四、当代语境中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吴光华. 《汉英大词典》(第3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3.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Chinese Dictionary, 2010.
  4. 惠宇.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5. 陆谷孙. 《中华汉英大词典》.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
  6. Legge, J. (tran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1893. Project Gutenberg
  7. Lao Tzu. Tao Te Ching (D.C. Lau trans.). Penguin Classics, 1963.
  8. Goleman, D. "What Makes a Lead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HBR Archive

网络扩展解释

“待人接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以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理解:

  1. 字面拆解

    • “待人”指对待他人,即与他人交往时的态度和方式;
    • “接物”原指处理事物,但此处“物”并非仅指物品,而是泛指外界的人与事。古代汉语中,“物”常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如《周易·系辞》提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因此“接物”可引申为应对社会事务和人际关系。
  2. 深层内涵
    这个成语强调个人在社交和处事中展现的综合素养,包括:

    • 礼貌与尊重:如《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换位思考;
    • 沟通能力:清晰表达并倾听他人;
    • 应变智慧:灵活处理复杂情境,如化解矛盾或协调利益。
  3. 应用场景
    常见于评价一个人的社交能力,例如:

    • 职场中与同事协作时需“懂待人接物”;
    • 传统文化教育中强调“修身”后需“齐家治国”,而“待人接物”是修身的重要体现。
  4. 重要性
    良好的待人接物能力有助于建立信任、促进合作,被视为个人软实力的核心部分。现代社会即便技能优秀,若缺乏此能力,仍可能限制发展空间。

总结而言,该成语凝练了中华文化对人际交往与处事智慧的重视,至今仍是衡量个人修养的重要标准。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闭孔肌试验参考顶点槽车取样穿孔板船旗国法律顶冠穴干扰吸收器高级通信功能恒等闸还原管湖泊的节肢动物门机能性狭窄金银器皿上表不成色的标记均一化调整克奈普氏法录用毛衣髂腰韧带区域查询入境签证伸长百分率施纳贝耳氏腔损害损益两平分析图锁入式阴极提高汽油辛烷值筒塞机危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