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interference absorber
disturb; interfere; jam; molest; obstruct; violate
【计】 interference
【化】 disturbance
【医】 brushing; interfere; interference
【化】 absorber
【医】 absorbent crgan; absorber; absorption apparatus
干扰吸收器(Interference Absorber)是电子工程领域的专业术语,指通过特定材料或结构设计吸收电磁波干扰的被动器件。该术语在汉英词典中对应翻译为"Interference Absorber"或"EMI Absorber"(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Absorber)。
根据《牛津电子工程术语词典》,其核心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1)抑制高频电磁辐射的传播,2)通过磁滞损耗和介电损耗转化干扰能量为热能,3)改善设备电磁兼容性(EMC)。典型应用包括通信基站滤波器、医疗设备屏蔽层和军用雷达系统的抗干扰模块。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技术报告指出,现代干扰吸收器多采用铁氧体复合材料或碳基纳米材料,通过控制材料的复磁导率($mu=mu'-jmu''$)和复介电常数($epsilon=epsilon'-jepsilon''$)实现宽频带吸收。其吸收效能可通过反射损耗公式计算: $$ RL(dB) = 20logleft|frac{Z_{in}-Z0}{Z{in}+Z0}right| $$ 其中$Z{in}$为输入阻抗,$Z_0$为自由空间阻抗。
在工业标准层面,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000系列标准明确规定了该器件在30MHz-6GHz频段的测试方法,要求符合CISPR 22 Class B辐射限制。典型产品参数包含:频率范围、插入损耗(通常>20dB)、工作温度(-40℃至+125℃)和VSWR(<1.5:1)等关键指标。
“干扰吸收器”是一种用于抑制或消除电磁干扰的装置,主要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力系统等领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干扰吸收器(英文:interference absorber),其核心功能是吸收电路或设备中因电磁干扰(如静电、电涌等)产生的不必要能量,从而保护设备免受损害。
工作原理
通常采用“箝位”技术,通过快速响应(亚纳秒级)将瞬变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例如,在电机或电感性负载切换时,可吸收因电流突变产生的瞬态高压。
主要应用场景
技术特点
扩展说明:在工程中,干扰吸收器与“滤波器”“屏蔽器”等配合使用,可更全面地解决电磁兼容性问题。如需具体型号或安装参数,建议参考设备手册或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