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经公证的契约英文解释翻译、经公证的契约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notarized contract

分词翻译:

经的英语翻译:

after; by; classics; scripture; constant; endure; manage; deal in
pass through; regular
【医】 per-; trans-

公证的英语翻译:

notarization
【法】 acknowledge; certification by a notary; notarize; notary

契约的英语翻译:

bargaining; bond; contract; covenant; deed; indent; indenture; obligation
pact; stipulation
【经】 agreement; agreements; bargain; compact; contract; deed; indenture
instrument; title deed

专业解析

"经公证的契约"的汉英词典释义与法律解析

一、术语定义与核心要素

"经公证的契约"(Notarized Contract)指由公证机构依法对契约(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法律文件。其核心要素包括:

  1. 契约(Contract):双方或多方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3条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
  2. 公证(Notarization):由公证机构(如公证处)根据《公证法》第2条,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二、法律效力与功能

  1. 证据效力:经公证的契约可直接作为法院认定事实的依据(《公证法》第36条),在诉讼中具有高于普通书面证据的证明力。
  2. 强制执行效力:若契约载明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时自愿接受强制执行,债权人可凭公证文书直接申请法院执行(《公证法》第37条)。
  3. 法律要件效力:特定契约(如赠与、房产买卖)需经公证方可生效,例如《民法典》第658条规定的公益性赠与合同公证要求。

三、实务应用场景

常见类型包括:

四、权威参考依据

  1. 法律条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规则(第143-157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公证程序与效力(第2、36、37条)。
  2. 实务指引:
    • 司法部《公证程序规则》(2020年修订):公证办理流程与审查标准。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证债权文书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细化强制执行操作规范。

结语

"经公证的契约"通过法定程序强化契约的证明力和执行力,是规避交易风险、保障权利实现的关键法律工具。其效力直接源于国家公信力背书,在重大财产处置和涉外事务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网络扩展解释

经公证的契约是指经过公证机构依法审查并证明其真实性、合法性的双方或多方协议。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核心要素

  1. 契约的本质
    契约是双方或多方为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关系达成的协议,常见于买卖、租赁等场景,强调“守信用”和法律约束力。

  2. 公证的作用
    公证机构通过审查契约内容、当事人身份及意思表示,确认其合法性与真实性,并出具公证书。公证并非契约生效的必要条件,但可增强其法律效力。

二、法律效力

  1. 证据效力
    经公证的契约可直接作为法院认定事实的依据,除非有充分反证推翻。例如,《公证法》第36条明确规定其法定证据地位。

  2. 强制执行效力
    若契约涉及债务等可执行内容,经公证后可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无需经过诉讼程序。

  3. 特殊生效要件
    部分契约(如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需公证的情形)未经公证则无效。

三、公证流程与注意事项

四、与普通契约的区别

对比项 经公证的契约 普通契约
证据效力 法院可直接采信 需其他证据佐证
强制执行性 符合条件的可申请直接执行 需通过诉讼程序
法律审查 公证机构预先审查合法性 无第三方审查

经公证的契约通过法定程序强化了法律保障,尤其在纠纷解决中更具优势,但并非所有契约必须公证。是否需要公证需结合法律规定或实际需求决定。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