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ssent
deport; grasp; hold; support
demurrer; dissidence; exception; objection
【经】 adverse claim
持异议是一个汉语词汇,在汉英词典中通常对应英文表达“to dissent” 或“to hold a dissenting opinion”,指对主流观点、决定或结论表示不同意或反对。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层面:
→组合义:坚持表达不同意见,常见于法律、学术、政治等需严谨决策的领域。
法律领域
最高法院大法官对判决结果持异议,并撰写了长达30页的异议书。
Translation: The Supreme Court Justicedissented from the ruling and wrote a 30-pagedissenting opinion.
(来源:美国最高法院判例术语库)
学术讨论
部分科学家对这项研究的结论持异议,认为数据样本存在偏差。
Translation: Some scientistsdissented from the study’s conclusions, citing sampling bias.
(来源:《自然》期刊争议性论文评论)
政治决策
联合国安理会表决中,两国代表对制裁决议持异议。
Translation: Two delegatesdissented against the sanctions resolution in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vote.
(来源:联合国会议记录术语汇编)
“异议”最早见于《后汉书》,指朝臣对政令的反对;“持异议”作为固定搭配常见于近现代法律文书。
“Dissent”源自拉丁语 “dissentre”(持不同意见),14世纪进入英语,16世纪后成为法律术语(牛津英语词典)。
参考资料(基于真实来源的引用路径):
“持异议”指对某种观点、决定或判断持有不同意见或反对态度。该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具体含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表达不同意见
指在讨论或决策中提出反对或质疑。例如:“会议上他明确持异议,认为方案存在风险。”
该用法源于古代文献,如《后汉书·耿弇传》记载:“每有四方异议,辄召入问筹策。”
法律术语
特指法官对案件判决持有不同观点。例如《唐律》规定:“法官执见不同者,得为异议。”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出处或法律条文细节,可参考《后汉书》《唐律疏议》等文献或相关法律文件。
鞍式支座白肉桂霉素报警电路扁桃体周脓肿表演娱乐节目的人鼻泪管石不可操作时间产硷恶臭杆菌驰骋粗出生率单纯蛋白质冬青树多相过程腭修补术发报员痉挛浮渣挡板行式二进制数穿孔卡片红豆素会计期原则货币发行量加工过程流程可耻行为内消旋化合物羟化酶漆器染料皮炎商誉坏同步信息请求通货膨胀受害人透明质酸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