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波耳效应英文解释翻译、波耳效应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机】 bohr effeet

分词翻译:

波的英语翻译:

wave
【化】 wave
【医】 deflection; flumen; flumina; kymo-; wave

耳的英语翻译:

ear; erbium
【医】 aures; auri-; auris; ear; ot-; oto-

效应的英语翻译:

effect
【医】 effect

专业解析

波耳效应(Bohr Effect)是指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PCO₂)升高、氢离子浓度(H⁺)增加(即pH值降低)或温度升高时,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下降的现象。该效应由丹麦生理学家克里斯蒂安·波耳(Christian Bohr)于1904年首次发现并命名,是机体调节氧气运输与释放的重要生理机制。

一、核心机制

  1. pH值的影响

    当血液pH值降低(酸性环境)时,氢离子(H⁺)与血红蛋白的特定氨基酸残基(如组氨酸)结合,引起血红蛋白构象变化,降低其与氧气的结合能力,促进氧气在组织中的释放。

    公式表达:

    $$

    text{HbO}_2 + text{H}^+ rightleftharpoons text{HbH}^+ + text{O}_2

    $$

  2. 二氧化碳的作用

    CO₂可通过两种途径增强波耳效应:

    • 直接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Hb-NHCOO⁻),降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
    • 在碳酸酐酶催化下生成碳酸(H₂CO₃),解离为H⁺和HCO₃⁻,间接降低pH值。

二、生理意义

三、与希尔效应的区别

波耳效应关注pH/PCO₂对血红蛋白氧亲和力的调节,而希尔效应(Haldane Effect)描述氧合状态对CO₂运输能力的影响——脱氧血红蛋白结合CO₂和H⁺的能力更强。两者共同构成氧-二氧化碳交换的生理平衡。

四、临床关联

波耳效应障碍可能导致组织缺氧,见于某些血红蛋白病(如镰状细胞贫血)或酸中毒引发的氧解离曲线左移。治疗中需通过纠正酸碱失衡恢复效应功能。


参考资料

  1. Bohr, C., Hasselbalch, K., & Krogh, A. (1904). Skandinavisches Archiv für Physiologie, 16(1), 402–412. (原始研究论文)
  2. Guyton and Hall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4th ed.). Elsevier. pp. 503–505.
  3.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生理学名词》. 科学出版社. "波耳效应"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波耳效应(Bohr Effect)是描述血液中pH值或二氧化碳分压(pCO₂)变化对血红蛋白(Hb)结合氧气能力影响的生理现象。以下为详细解释:

定义与发现

机制与作用

  1. 组织中的氧气释放
    在代谢活跃的组织(如肌肉)中,二氧化碳积累导致pH降低。此时,波耳效应促使血红蛋白释放更多氧气,满足组织需求。

  2. 肺部的氧气结合
    在肺部,二氧化碳被排出,pH升高,血红蛋白对氧气的亲和力增强,从而更高效地结合氧气。

生理意义

公式表示

氧解离曲线的移动可通过以下关系式体现: $$ text{HbO}_2 + H^+ rightleftharpoons text{HbH} + O_2 $$ 当H⁺浓度(pH降低)或pCO₂升高时,平衡右移,氧气释放增加。

扩展说明

通过这一机制,波耳效应在高等动物的有氧代谢和气体交换中起关键作用。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氨乙基纤维素半数感染量彩色入码器场外喊售超产计算机弹性应力打字机动力粘度表符合计数黑铀铌钇矿货柜箱化间介的交感神经压轧术价值降低嫁妆箱基数子域互换法髁窝枕骨累奥氏糖累积约束氯化四苯┾脉能描记法幕僚内多倍体喷雾脱油热带阿米巴人生观色素性萎缩筛网架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唯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