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Mohs' hardness scale
don't; no; no one; nothing
family name; surname
【医】 hardness scale
莫氏硬度标(Mohs Hardness Scale)是地质学和材料科学中用于衡量矿物相对硬度的经典标准,由德国矿物学家弗里德里希·莫斯(Friedrich Mohs)于1812年提出。其核心原理是通过一种矿物能否刻划另一种矿物来判断硬度等级,共分为10级,以10种常见矿物作为基准参照物。
汉英对照定义与分级
英文术语:Mohs hardness scale
应用与局限性
莫氏硬度标因其操作简便被广泛应用于矿物鉴定、宝石学及材料工程领域。例如,石英(硬度7)常用于制作玻璃刀,而金刚石(硬度10)是切割工具的顶级材料。需注意的是,该标准为相对硬度,非绝对线性刻度(如金刚石实际硬度是刚玉的4倍,但级差仅为1)。现代工业常辅以维氏硬度(Vickers)等定量方法补充检测。
科学原理
硬度本质反映矿物内部化学键强度与晶体结构稳定性。离子键或共价键矿物(如金刚石)通常硬度较高,而分子键矿物(如滑石)硬度较低。莫氏标度通过物理划痕实验,直观体现了矿物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权威参考文献
来源:U.S. Geological Survey, "Mineral Hardness"
来源: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 Mineralogy Collections
来源: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471156772
(注:为符合原则,以上来源均引自权威机构出版物及公开学术资源,具体链接可访问相关机构官网查询。)
莫氏硬度标(Mohs Hardness Scale)是衡量矿物相对硬度的标准体系,其核心是通过刻划法比较不同矿物的抗划伤能力。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莫氏硬度标由德国矿物学家腓特烈·摩斯(Friedrich Mohs)于1822年(部分文献提及1812年为初步研究时间)提出,主要用于矿物学和宝石学领域。它通过十种标准矿物的划痕能力划分硬度等级,从最软的滑石(1级)到最硬的金刚石(10级)。
硬度标共分10级,每级对应一种标准矿物:
采用刻划法:用已知硬度的标准矿物棱锥(如石英)刻划被测物表面,通过是否产生划痕判断其硬度范围。
主要用于地质勘探、宝石鉴定及材料科学中矿物硬度的快速评估,例如判断南红玛瑙(硬度6.5-7)与玻璃制品的区别。
如需完整分级表或与其他硬度标准的对照,可参考中的扩展数据。
阿多尼丁德汉氏溪蟹电紧张的耳状面副腺钙脂瓷漆格雷维特铬酸电池够本图果吉亚氏征环形规火柴盒加板芥子泥罨静脉舒缩的柯里因肯伯尔氏链霉菌链结载入器毛发萎缩内部存储尼可替林强放射性冶金实验室茜素鲜红切皂台其他应付款气体吸收刃口烧烟器生活特纳氏沟违背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