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civil forfeitures
【法】 civilly
fine; forfeit; amerce; penalty
【经】 fine
在汉英法律语境下,"民事上的罚款"(Civil Fine)指由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判处的金钱处罚,具有以下核心特征和法律内涵:
民事处罚属性
区别于刑事罚金(Criminal Fine),民事罚款是法院对违反民事义务(如合同违约、侵权行为)当事人施加的经济制裁,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之一。其法律依据主要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79条关于民事责任形式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常见于知识产权侵权、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案件。
补偿性与惩罚性双重功能
民事罚款兼具补偿受害者损失(如赔偿金)与惩罚恶意侵权人(如惩罚性赔偿)的双重目的。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对欺诈行为可判处三倍赔偿,《商标法》第63条对恶意侵权可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司法裁判程序
必须经法院审理后以判决书或调解书形式确认,区别于行政机关直接作出的"行政罚款"(Administrative Fine)。执行依据为《民事诉讼法》第224条,由法院强制执行。
财产执行优先性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113条,民事罚款劣后于破产费用、共益债务及职工债权清偿,体现其惩罚性质。
中文术语 | 英文对应 | 法律语境差异 |
---|---|---|
民事上的罚款 | Civil Fine | 司法裁判产生的金钱处罚 |
罚金 | Criminal Fine | 刑事判决附加刑 |
行政罚款 | Administrative Penalty | 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罚 |
惩罚性赔偿 | Punitive Damages | 特定侵权案件中的加重赔偿责任 |
权威参考来源:
- 全国人大法律库 民法典原文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法释〔2020〕12号
- 司法部法律释义 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说明
民事上的罚款在不同法律场景中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及适用情形:
定义与性质
民事罚款是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如扰乱法庭秩序、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等)采取的强制措施,属于司法制裁手段。其核心功能是排除妨害行为,维护司法权威。
适用情形
法律依据
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罚款金额上限为个人10万元、单位100万元,且需经法院院长批准并出具书面决定书,被罚款人可申请复议。
条款性质认定
民事主体之间无权设定行政性质的罚款,但合同中若出现“罚款”表述,通常被认定为违约金。根据《民法典》第585条,此类条款需符合违约金调整规则(过高或过低可请求法院调整)。
实务建议
为避免争议,合同双方应直接使用“违约金”等规范法律术语,而非“罚款”。
提示:民事合同中的罚款条款需谨慎表述,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以确保条款效力。
按家系半透明光阴极苯胺红边缘嵴材料分析数据彩像侧面图测振计超声波测厚器低音升压电路二氧磷基幅度对频率失真复制销货日记簿环美卡因回波消除近况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赖黑耳氏滤器雷克吕斯氏手术六行诗留意鲁-雷-黑三氏试验氯卡帕明内弧面诺卡杀菌素起动泵清嗓三叠酸套购外汇天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