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英文解释翻译、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romation Interchange; ASCII

分词翻译:

美国的英语翻译:

America; U.S.; U.S.A.;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经】 U.s.; Us

信息交换的英语翻译:

【计】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标准的英语翻译:

criteria; level; mark; measure; normal; par; rule; standard; criterion
【计】 etalon; normal; STD
【化】 standards
【医】 norm; normo-; rubric; standard
【经】 denominator; norm; standard

码的英语翻译:

code; yard
【计】 ASA code ASA
【经】 code; yard

专业解析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ASCII)

英文全称与释义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对应的英文术语为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ASCII)。它是一种基于拉丁字母的字符编码标准,用于电子通信中的文本数据表示。ASCII 的核心作用是将字母、数字、标点符号及控制字符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数字(通常为7位或8位),实现不同设备间的信息兼容交换 。


核心概念解析

  1. 字符编码原理

    ASCII 为每个常用字符分配唯一的数字编号(码点)。例如:

    • 大写字母 A 对应十进制数65(二进制 1000001
    • 数字 0 对应48(二进制 0110000
    • 空格符对应32(二进制 0100000

      早期标准采用7位编码,共定义128个字符(0-127),涵盖英文基础字符集及设备控制指令(如换行、响铃)。

  2. 技术演进

    • 扩展ASCII:为支持更多语言符号(如带重音符号的字母),后续扩展至8位编码(共256个字符),但非标准方案易导致兼容性问题 。
    • Unicode 替代:现代系统普遍采用 Unicode(如 UTF-8)以支持全球语言,但 ASCII 仍是其子集(前128字符完全兼容)。
  3. 关键应用场景

    • 基础通信协议:HTTP、SMTP 等协议头部信息默认使用 ASCII 编码。
    • 编程语言:C、Python 等语言的源代码文件通常以 ASCII 或兼容编码存储。
    • 硬件控制:ASCII 控制字符(如 NUL(0)、ESC(27))仍用于设备驱动与终端指令 。

权威参考来源

  1. ANSI 标准文档

    ASCII 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规范为ANSI X3.4-1986,明确定义字符集结构与编码逻辑。标准文档可通过 ANSI 官网或技术图书馆获取 。

  2. NIST 技术指南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在《计算机安全手册》(FIPS PUB 112)中引用 ASCII 作为基础编码标准,强调其在数据安全传输中的角色 。

  3. RFC 协议文档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在RFC 20 中规定网络协议必须支持 ASCII,确保跨平台数据解析一致性 。


字符集范围示例

类型 码点范围(十进制) 包含内容
控制字符 0–31, 127 换行(LF)、回车(CR)、删除(DEL)
可打印字符 32–126 空格、数字、大小写字母、标点符号

注:ASCII 仅支持基础英文符号,无法直接表示中文、阿拉伯文等非拉丁字符。


参考文献

  1. ANSI X3.4-1986: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2. NIST FIPS PUB 112: Password Usage Standard (Section 4.3 Character Sets)
  3. IETF RFC 20: ASCII format for Network Interchange

网络扩展解释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SCII)是计算机领域最基础的字符编码系统,其核心定义与特点如下:

  1. 定义与目的
    ASCII全称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制定。它通过标准化二进制数值与字符的对应关系,解决不同计算机系统间信息交换的兼容性问题,例如字母“a”对应十进制97(二进制01100001),回车键对应13。

  2. 历史背景

    • 始于1950年代后期,1967年正式定案,最初作为美国国家标准;
    • 1986年最后一次更新,共定义128个字符(0-127),涵盖大小写拉丁字母、数字、标点及控制字符(如换行、制表符)。
  3. 编码结构

    • 7位二进制:基础ASCII码使用7位二进制数(范围0-127),可表示128种字符;
    • 扩展版本:部分系统采用8位扩展ASCII码(范围0-255),兼容更多符号,但前128位与标准一致。
  4. 应用与国际标准

    • 成为国际标准ISO/IEC 646的基础,适用于所有拉丁文字母;
    • 广泛应用于早期计算机网络、编程语言(如C语言)及文本文件(.TXT格式)。
  5. 现代意义
    虽然Unicode已逐步取代ASCII以支持多语言,但ASCII仍是现代编码系统的基石,例如UTF-8兼容其前128位编码。

提示:若需查看具体字符编码表,可参考技术文档或编程手册。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宾纳一柯西定理不关心的脆折点低潮迪厄耳丁多重调制放牧权发生额赋初值操作汞动气压泵规格化数过程指示字合尾滴虫属护航互闪光颊内转抗流线圈恋树欲厘巴灭火器平衡输送线赛马用护带渗碳气双臂式绘图机耸动搜集髓唇的损伤处痛头部寄生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