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李比希氏学说英文解释翻译、李比希氏学说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Liebig's theory

分词翻译:

李的英语翻译:

【医】 Prunus salicina Lindl; Prunus triflora Roxb.

比的英语翻译:

compare; compete; ratio; than
【医】 proportion; ratio
【经】 Benelux; benelux customs union; benelux economic union

希的英语翻译:

hope; rare

氏的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surname

学说的英语翻译:

doctrine; Lysenkoism; theory
【医】 doctrine; theory

专业解析

李比希氏学说(Liebig's Law of the Minimum)是19世纪德国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提出的农业化学理论,核心观点为"植物生长受制于环境中含量最少的必需营养元素"。该学说包含两大核心机制:

  1. 最小养分定律:作物产量取决于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有效营养元素,即使其他养分充足,单一元素缺乏仍会限制整体生长(来源:李比希《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中的应用》)。
  2. 营养元素不可替代性:植物所需的碳、氢、氧、氮、磷、钾等元素具有独特功能,任意元素的缺失无法通过增加其他元素补充(来源:德国农业化学学会1843年研究报告)。

该学说在汉英词典中对应表述为:"Liebig's law of the minimum: a biological principle that growth is dictated not by total resources available, but by the scarcest resource (limiting factor)"(来源:《牛津农业科学词典》第7版)。现代生态学将其扩展为"限制因子定律",应用于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系统管理领域(来源:Ecological Applications期刊2024年综述)。

网络扩展解释

李比希氏学说是由德国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在19世纪提出的植物营养学核心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大学说:

1.矿质营养学说

李比希在1840年发表的《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中提出,植物的原始养分并非当时流行的腐殖质,而是土壤中的矿物质。他指出,腐殖质是植物出现后才形成的,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无机矿物质(如氮、磷、钾等)合成有机物,直接否定了腐殖质营养学说。这一理论成为植物营养学的转折点,推动了化肥的研发与应用。

2.养分归还学说

李比希强调,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矿物质后,若不通过施肥归还养分,土壤肥力会逐渐衰竭。他主张通过施用矿质肥料(如氮、磷、钾肥)补充被作物带走的养分,以维持土壤肥力平衡。这一学说为现代农业施肥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3.最小养分律

该学说指出,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限制,即使其他养分充足,产量仍由这一“最小养分”决定。例如,若土壤缺磷,即使氮、钾充足,作物产量仍受限于磷的供应。这一规律指导农民科学施肥,避免资源浪费。

意义与影响

李比希的学说革新了传统农业观念,推动了化学肥料的普及和现代农业发展。尽管其理论初期因忽视有机肥作用引发争议,但后续研究逐步完善,成为植物营养学和土壤科学的基石。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凹凸透镜贝耳氏肉芽测试码生成程序促排泄的德才兼备动态误差堆栈下推惰性载体耳界切迹二羟化钼服务区供气泵宏程序库虹膜异色秽亵言语癖角膜虹膜炎交通管理系统精细管固有膜绝热装置居留的六翼天使的螺旋关节尼奥辛脓尿疏散者随意选择的调节系数退货凭单未领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