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barratry
deliberately; intentionally; on purpose; wilfully
【法】 a dessein; cold blood; deliberate intent; formed design; intent
legal malice; premeditated intent; premeditated murder; scienter
attaint; mangle; shatter; spoil
【机】 failure
act; behavior; deed; conduct; dealing; demeanour; deportment
【计】 behaviour
【化】 behaviour
【医】 behavior; praxis
故意损坏行为(Intentional Damage)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他人财物毁损,仍主动实施该行为的违法或侵权行为。该概念在汉英法律语境中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行为人必须存在蓄意破坏的主观意图,排除过失或意外情形。中国《刑法》第275条规定的"故意毁坏财物罪"要求行为人"故意毁损公私财物"(intentionally destroy or damage public or private property),英美法系亦强调"intentional and unlawful"(故意且非法)的要件。
包括物理损毁(如砸毁物品)、功能性破坏(如删除数据)或价值减损(如涂污艺术品)。《民法典》第1184条明确损害赔偿责任以"市场价值减损"为衡量标准。
造成财物损失5,000元人民币以上(中国刑事立案标准)或符合特定情节(如破坏生产经营),可触犯《刑法》第275-276条,最高处7年有期徒刑。
依据《民法典》第1167、1184条,侵权人需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含修复费用、价值差额等)。
中文术语 | 英文对应表述 | 法律语境差异说明 |
---|---|---|
故意损坏 | Intentional Damage/Trespass to Chattels | 英美法中的"Trespass to Chattels"涵盖对动产的故意干扰行为 |
毁坏财物罪 | Crime of Property Destruction | 中国刑法特有罪名 |
恢复原状 | Restitution | 普通法更常用"Compensation" |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09/75ba6483b7844597abd9be4a1f92a1d4.shtml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06/75ba6483b7844597abd9be4a1f92a1d4.shtml
https://lawyer.get.com.tw/dic/DictionaryDetail.aspx?iDT=74102
故意损坏行为是指行为人出于主观故意,对公私财物实施破坏,导致其价值或使用价值部分或全部丧失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该行为可能涉及治安处罚或刑事犯罪,具体认定需结合情节和后果:
主观故意
行为人必须具有明确的毁坏目的,而非过失或意外()。例如,明知是他人财物仍故意破坏,且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行为表现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
对象范围
涵盖动产与不动产,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
治安处罚
若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可处5-15日拘留,并处500-1000元以下罚款()。
刑事追责
符合以下条件时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即使不构成犯罪,行为人仍需承担民事赔偿,包括修复费用或等价赔偿()。
如需了解具体案件立案标准或完整法律条文,可参考《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奥尔别利氏效应闭合电流比折射率不动产的代表人补进单独海损的理算独立智能分布式加锁算法腹板光学图形识别冠状动脉栓塞海拔角膜中层解说词凯尔纳电解槽开式边界可再生资源雷达数据滤波两方的流变学家洛伦兹协变量糯米纸平等对待青年的纵欲行为燃料油分析热补偿绒膜内层三角臂吊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