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bne tar oil; bone tar
bone; character; framework; skeleton; spirit
【医】 bone; ossa; osteo-
tar
【化】 tar
【医】 empyreumatic oil; pix; tar
【经】 asphaltum oil; oil tar
骨焦油(英文:bone tar)是动物骨骼在高温干馏或裂解过程中产生的黏稠状黑色液态副产物。该物质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物及矿物盐类混合物,在工业领域曾被用作木材防腐剂、润滑剂基础原料和沥青改良添加剂。
根据《化工大辞典》定义,骨焦油的形成温度通常需达到400-600℃,其理化性质与煤焦油相似但含磷量更高。现代应用中,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材料系的研究表明,经过精制的骨焦油可提取出具有抗菌特性的吡啶类化合物(详见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 Vol. 38)。
在传统医药领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本草衍义补遗》记载了明代医家使用骨焦油调配膏药治疗皮肤溃疡的案例,但现代医学已确认其含有苯并芘等致癌物质,该用法已被淘汰。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将其列为二级危险化学品,接触时需配备专业防护设备。
骨焦油是一种通过干馏动物骨骼(如牛骨、马骨)制成的黑色粘稠液体,属于有机化合物。其英文名称为"bone tar"或"Dippel's oil"(得名于发现者约翰·康拉德·迪佩尔)。以下是详细解析:
成分与特性
主要含有机酸、酚类、碳氢化合物等物质,具有刺激性气味和防腐特性。早期制备方法为密闭高温干馏骨骼。
历史背景
由18世纪德国炼金术士Johann Conrad Dippel(1673-1734)首次制得。他同时是医生和神学家,因热衷于解剖实验和炼金术而闻名。其出生地"弗兰肯斯坦堡"被认为是玛丽·雪莱小说《科学怪人》的原型灵感来源之一。
应用领域
▪ 工业:曾用作木材防腐剂和润滑剂
▪ 医学:19世纪作为外用防腐药物,现已被现代药剂取代
▪ 化工:作为有机合成原料
注:现代应用中,骨焦油已逐渐被更安全环保的合成物质替代。相关具体文献可参考Purevsuren等学者的研究报告。当前中文标准译名以"骨焦油"为主,法语表述为"goudron d'os"。
壁板用板迟的出口条件处理机弹片伤导纳灯罩对苯二醛分析试验室弗伦克耳氏试验喉部弧形拉辐机减震接缝髁骨折科廷氏手术柯替氏杆蓝堇科脑桥内的髂嵴间线人字纹鳃间区三硝基酚盐商业周报双稳态的遂机检验桃金娘科通用指令图象数据格式网状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