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诉英文解释翻译、抗诉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demurrer; oppose an action
相关词条:
1.opposeanaction
分词翻译:
抗的英语翻译:
contend with; defy; fight; refuse; repel; resist
【医】 Adv.; contra-; ob-
诉的英语翻译:
appeal to; inform; tell
【法】 versus
专业解析
抗诉(Kàngsù)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司法程序,特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为存在错误时,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诉讼行为。其核心在于对司法裁判进行法律监督,确保司法公正。
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抗诉”对应的英文术语为“Protest”(在刑事诉讼语境中最常用)或“Appeal against”(更广义的抗诉,尤其指检察院的抗诉行为)。具体释义如下:
-
法律程序属性 (Legal Procedure Nature):
- 抗诉是法定审判监督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当事人提起的上诉,而是由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 主动发起的纠错机制。
- 其英文表述“Protest” 准确体现了检察机关对法院裁判的正式反对和异议提出的法律行为本质。
-
提起主体 (Initiating Body):
- 抗诉权专属于各级人民检察院(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及专门检察院)。
- 英文术语“Protest by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或“Prosecutorial Protest” 明确指出了行使该权力的主体是国家检察机关。
-
针对对象 (Target of Protest):
- 抗诉针对的是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即未过上诉期或未生效)的判决 (Judgment) 和裁定 (Ruling)。
- 英文表述“against a judgment or ruling not yet legally effective” 清晰界定了其适用范围。
-
法定理由 (Legal Grounds):
- 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法定理由是其认为原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这通常包括: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不当、量刑畸轻畸重、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等。
- 英文可表述为“on the grounds that there is definite error in the original judgment/ruling”。
-
法律效力 (Legal Effect):
- 抗诉一经依法提出,即产生阻却原裁判生效的法律效力(对于一审未生效裁判的抗诉),并必然引起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的二审或再审。
- 英文术语“initiating a second instance trial” 或“retrial procedure” 描述了其引发的法律程序。
-
文书形式 (Document Form):
- 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必须制作正式的《抗诉书》(Protest Letter / Bill of Protest),详细阐明抗诉理由和法律依据。
- 该文书是启动抗诉程序的法定载体。
总结关键英文对应术语:
- 抗诉 (名词): Protest (by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Prosecutorial Protest, Appeal against (a judgment/ruling) [由检察院发起时]
- 提起抗诉 (动词): To lodge/file a protest, To protest (against a judgment/ruling)
- 抗诉书: Protest Letter, Bill of Protest
权威参考来源(概念与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该法第三章(提起公诉)及第五编(审判监督程序)明确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未生效及已生效裁判提起抗诉(或再审抗诉)的权力、程序和条件。这是“抗诉”制度最核心的法律渊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Organic Law of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该法规定了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职责,其中行使抗诉权是其履行审判监督职责的重要体现。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 (Judicial Interpretations by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and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两高发布的关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律适用的司法解释中,对“抗诉”的具体情形、操作流程等有更细致的规定,是理解该术语实践应用的关键。
注: “抗诉”在特定语境下(如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未生效裁判的上诉)有时也被非正式地译为 “Appeal”,但严格的法律术语中,“抗诉”专指检察院的监督行为,与当事人的“上诉 (Appeal by Litigant)”有本质区别。
网络扩展解释
抗诉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提出异议,要求重新审理的诉讼活动,属于法律监督权的重要体现。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性质
抗诉是人民检察院认为法院的判决、裁定存在错误时,依法向同级或上级法院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法律监督行为。其核心目的是纠正司法错误,保障法律正确实施。
二、抗诉类型
-
依上诉程序抗诉
针对未生效的一审判决或裁定,由同级检察院在法定期限内向上级法院提出(如刑事案件判决后5日内)。
-
依审判监督程序抗诉
针对已生效的判决或裁定,由上级检察院或最高检对下级法院提出,且无时间限制。
三、法律依据
- 《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可请求检察院抗诉,检察院需在5日内决定并答复。
- 《民事诉讼法》:明确最高检、上级检察院对生效裁判的抗诉权,以及地方检察院的提请抗诉程序。
四、程序要点
- 提出主体:仅检察院有权提出,分为同级检察院(针对未生效裁判)和上级检察院(针对已生效裁判)。
- 再审要求:法院受理抗诉后应启动再审,且检察院需派员出庭。
五、法律效力
抗诉一旦成立,原判决可能被改判或撤销,法院必须重新审理。
提示:若涉及具体案件,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或通过检察院申请法律监督。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鼻纵裂不及格者裁缝的操作数据传递液出洞磁聚焦磋商机能代热林氏型大荨麻电流加源逻辑碘酞钠耳迷路海绵尿核苷花谢结子渐开线齿轮铣刀接收状态变量径向泵计数速度可选部件懒洋洋的氯醛瘾迷宫问题耐蒸煮性求精阶段软件模拟工具伤寒副伤寒菌昔锁式基特性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