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菌胶团英文解释翻译、菌胶团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zooglea

相关词条:

1.zooglea  

分词翻译:

菌的英语翻译:

bacterium; fungus; mushroom
【医】 bacterio-

胶团的英语翻译:

【化】 micelle; supermolecule

专业解析

菌胶团(Zoogloea)是环境微生物学中的核心概念,指由细菌及其分泌的多糖类胞外聚合物(EPS)形成的胶状团聚体结构。该术语源自希腊语"zoo"(生命体)和"glœa"(胶质),在汉英词典中对应"zoogloea"或"zoogleal mass"的专业译法。

结构与组成 菌胶团以丝状菌为骨架,通过分枝杆菌、假单胞菌等分泌的β-1,3葡聚糖等粘性物质粘连,形成直径50-200μm的三维网状结构。扫描电镜显示其包含70%水分、20%有机物(蛋白质、核酸)及10%无机物。美国微生物学会指出,这种结构可使生物量浓度达到8000-12000mg/L,远超游离态微生物的生存密度。

生态功能

  1. 物质代谢:通过菌群协同作用,可同步进行硝化(NH₄⁺→NO₃⁻)与反硝化(NO₃⁻→N₂)反应,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数据显示其脱氮效率比传统工艺提升40%
  2. 污染物吸附:表面Zeta电位达-15mV至-25mV,能有效捕集重金属离子,清华大学研究证实其对Pb²⁺的吸附量可达200mg/g

工程应用 在活性污泥法中,菌胶团形成指标可通过SVI(污泥容积指数)量化,理想范围为50-150mL/g。世界卫生组织(WHO)《水处理指南》记载,成熟菌胶团可使BOD去除率稳定在95%以上,成为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分离的关键物质基础。

汉英对照延伸 《英汉环境科学词典》特别标注"zoogloea ramigera"特指分枝状菌胶团,与"floc"(絮体)形成术语区分,后者更强调物理凝聚作用。牛津大学出版社《微生物学词典》强调该结构在生物膜形成初期的核心作用。

网络扩展解释

菌胶团是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核心组成部分,由细菌及其分泌的胶质物质(如多糖、蛋白质等)共同形成的团块状结构。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定义与组成

菌胶团是细菌通过荚膜或黏液相互黏结形成的聚合体,主要包含动胶菌属等细菌。其胶质层包裹菌体,既保护细菌免受原生动物吞噬,也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

2.功能与作用

3.形态特征

菌胶团形态多样,包括分枝状、球形、蘑菇形、椭圆形、垂丝状等。新生菌胶团通常颜色浅、结构紧密,吸附能力强;老化后颜色变深、结构松散,活性下降。

4.指示作用

通过观察菌胶团的颜色、透明度、结构紧密度等特征,可判断活性污泥的健康状态。例如,无色透明且紧密的结构表明污泥处于高效处理阶段。

菌胶团在污水处理中兼具物理吸附、生物降解和生态支持功能,其状态直接影响处理效率。如需进一步了解菌胶团的形成机制或具体应用案例,可参考微生物学或环境工程领域的专业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埃威逊记法的不对称合成布兰特油补品不随意肌不闻不问带处理装置多道程序设计结构多级菜单罚款条款反射性运动乏氧恢复非操作指令非寻常光告知者红细胞增多反应会阴切开术价格的降低交叉分组可焊性螺纹规脲醛泡沫塑料评价函数丝绸精练剂CZ-820损益两平分析图缩陷柔组织细胞天青A外标尺式温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