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tab card punch
mark; sign; symbol; badge; earmark; tag
【计】 badge; benchmarking; F; L; labelling; marker; sentinel; tag; tagging
【化】 code; mark; marks; stamping; tag; tagging
【医】 labelling; Sig.; signa; signature; symbol
【经】 mark; marking
【计】 card punching
"标记卡片穿孔"是早期数据处理技术中的专业术语,指在特定编码卡片上通过物理穿孔记录信息的操作方式。该技术广泛应用于20世纪中期计算机数据存储与程序输入领域,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一、技术定义 在汉英词典中,"标记卡片穿孔"对应英文术语为"punched card marking",指通过特定编码系统(如Hollerith Code)在标准卡片(80列×12行)上凿刻矩形孔洞,将文字、数字转化为二进制机械可读信号的过程。该技术符合ISO 1681:1973对穿孔卡片的规格定义。
二、操作原理
三、应用场景 该技术主要运用于:
四、历史沿革 据《牛津计算机科学词典》记载,该技术源自1725年Basile Bouchon的织布机控制带,1884年Herman Hollerith获得首个电子读卡专利。直至20世纪80年代,仍作为COBOL程序的主流存储介质存在。
“标记卡片穿孔”是早期计算机和数据存储技术中的一种信息记录方式,主要应用于20世纪中期。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
标记卡片穿孔指在特定材质的卡片(如薄纸板)上,通过物理打孔或标记符号的方式记录数据或指令。每个孔位或标记代表二进制信息(0或1),组合后可编码字符、数字或命令。
技术原理
主要用途
历史背景
技术起源于19世纪纺织业,20世纪扩展到计算机领域,直至60年代逐渐被磁带等介质取代。
若需了解更完整的编码规则或历史案例,可参考计算机发展史相关文献。
表面抗原凝集财务年度穿皮蚤错误控制码低能量电路锻造场反光度曲线惯用的语言程式国内法律含硅炉甘石加盖的管子精炼食用油净期末价值精神失常者极值场拷贝机壳模吹造机流动面积千卡嵌体奇偶校验符号人身自由不可侵犯砂心自动翻转脱模机时间范围尸体检验同位差连接法脱挥发分往事穷思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