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labour-intensive industry
labor; labour; physical labor; work; working; yakka
【经】 labour
denseness
【电】 concentrate
industry
【经】 industry; manufacture
劳动密集型工业(Labor-intensive Industry)是指生产过程中主要依赖大量劳动力投入而非资本或技术设备的产业类型。这类工业的单位产出所需劳动力比例显著高于资本投入比例,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汉英词典释义
汉语“劳动密集”对应英文“labor-intensive”,指生产要素中劳动力占比显著高于资本投入的产业形态(Cambridge Dictionary, 2023)。其核心特征包括:
生产要素结构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要素投入比可表示为: $$ frac{L}{K} > theta $$ 其中$L$为劳动力数量,$K$为资本总量,$theta$为行业要素密集度阈值(国际劳工组织, 2022)。
代表性产业
地域分布规律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该类工业多集中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例如越南的鞋类出口占全球份额14%(世界银行2023报告),孟加拉国服装业贡献GDP的16%(亚洲开发银行数据)。
自动化转型挑战
2023年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全球服装业机器人密度仅为12台/万人,远低于汽车业的126台/万人,反映技术替代难度较高。
技能升级路径
新兴经济体通过“工艺精细化”提升附加值,如中国丝绸产业将手工缫丝占比降至18%,但高端定制领域仍保持劳动密集型特征(《中国工业统计年鉴》)。
权威来源:
产业定义参照《剑桥商务英语词典》(Cambridge Business English Dictionary) ;
生产要素数据引自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就业与社会展望》报告;
行业案例参考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劳动密集的工业是指主要依赖大量劳动力投入而非高技术水平或资本设备的工业生产类型。这类工业通常具有以下核心特征和行业分布:
资本有机构成低
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成本占比高,而技术装备和固定资产投入较少。例如,产品成本中工资支出占比大,设备折旧和研发费用较低。
劳动力需求大
单位产品生产需要较多人力,且对劳动者技能要求相对较低。例如,纺织、玩具装配等行业需要大量手工操作。
投资少、周转快
技术设备简单,初期投资成本低,资金回收周期短。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通过政策扶持劳动密集工业,但近年来正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型。不同地区对企业的认定标准存在差异,通常结合从业人员规模(如制造业300人以下)和行业类型综合判定。
如需更完整的行业分类或政策细节,可参考政府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或地方经济部门文件。
变甲醛差示扫描量热法船舶遇险时投弃的货物低压缸地址修改值腭帆缝术房间沟光觉霍耳效应乘法器将计就计截止替续器记事本均匀湍流举手表示梁跨距联合打印机利胆泻剂纳托菲罗耳纽约平果醋频率稳定度前锯肌粗隆切除胶边软技术神经营养不足十二指肠下曲碳来源调整工具突颌扁面微波通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