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microprogrammed firmware
decline; profound; tiny
【计】 mic-; micro-
【医】 micr-; micro-; mikro-; mu
【计】 programmed control
【化】 program control; programmed control
【经】 program control
firmware
【计】 firmware
微程序控制固件(Microprogrammed Control Firmware)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核心控制机制,它将复杂指令的执行分解为更基础的微操作序列,并将这些微指令序列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或可擦写存储器(EPROM)中作为固件。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微程序(Microprogram)来定义和实现中央处理器(CPU)的控制逻辑,替代传统的硬连线控制方式。
微程序(Microprogram)
由一系列微指令(Microinstructions)组成,每条微指令控制CPU内部的数据通路操作(如寄存器传输、ALU功能选择)。微指令的集合构成控制存储器(Control Store)内容,是固件的逻辑体现。例如,一条机器指令(如ADD)可能对应多步微指令序列:取操作数→执行加法→存结果。
控制固件(Control Firmware)
指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如ROM)中的微程序代码,具有硬件级固化特性。与软件不同,它直接驱动硬件电路,例如通过微指令的位模式控制ALU、寄存器和总线开关。
汉英术语对照
$$
text{机器指令层} → text{微程序层} → text{硬件电路层}
$$
Patterson & Hennessy,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RISC-V Edition), 详解微程序与硬连线控制对比(Section 4.5)。
Microprogramming: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and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s, IEEE Annals of Computing, 分析微程序技术演进。
IEEE Std 1754-1994 Microprocessor 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定义微程序控制规范。
来源说明:
: Morgan Kaufmann出版社官网 (https://www.elsevier.com/books/computer-organization-and-design/patterson/978-0-12-812275-4)
: IEEE Xplore Digital Library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9523307)
: IEEE Standards Association (https://standards.ieee.org/standard/1754-1994.html)
微程序控制固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结合了微程序技术与固件概念的核心控制模块,其作用在于协调硬件指令执行与底层操作。以下从定义、功能、实现方式三方面详细解释:
微程序
指用微指令编写的程序序列,每条机器指令会被分解为多个微指令(如加法指令可能分解为取数、运算、存数等步骤)。这些微指令通过微操作直接控制硬件电路,例如寄存器读写或运算器启动。
固件
是固化在硬件存储介质(如ROM、闪存)中的底层控制程序,承担硬件初始化、指令解析等基础功能。例如主板BIOS、路由器固件均属于此类。
这种固件采用微程序技术实现,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硬件与软件的桥梁
微程序控制固件既具备硬件的高速性(直接操作电路),又拥有软件的可编程性(通过更新微码修复硬件缺陷)。
分层控制结构
$$
begin{aligned}
&text{用户程序} rightarrow text{机器指令}
&downarrow text{微程序解释执行} downarrow
&text{微指令} rightarrow text{硬件微操作}
end{aligned}
$$
这种结构使得硬件设计更灵活,例如通过修改微程序即可支持新指令。
如需进一步了解特定设备的微程序控制实现细节,可参考处理器架构手册或设备厂商提供的技术白皮书。
按月付款保证点笔者衬衫袖子船舶放空弹石游戏导风筒第二种管递归下降分析底后隆起短操作多情种二氢化硫分离编译语言钴比林酸海卜农滑轮组吊车甲木质抗磁位移镧系离子学说脉冲间距调变墨迹测验胚值皮法德氏糊气动输送器茄杆菌删节目标水仙花碱醇未得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