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hierarchical design method
层次设计法(Hierarchical Design Method)是一种系统工程或软件开发中的结构化设计方法,通过将复杂系统分解为多个层级(层次)的模块来简化设计过程。每个层级代表不同的抽象级别,高层模块调用低层模块的功能,形成清晰的“自顶向下”或“自底向上”的设计结构。其核心是通过模块化降低复杂度,提升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层次(Céngcì)
来源:牛津词典
设计法(Shèjì Fǎ)
来源:剑桥词典
模块化分解(Modular Decomposition)
将系统拆分为独立子模块(如硬件中的子电路、软件中的类库),各模块通过接口交互。
示例:数字电路设计中的“顶层模块(Top-Level Module)”调用底层逻辑门单元。
抽象层级(Abstraction Levels)
来源:IEEE《系统设计导论》
接口标准化(Standardized Interfaces)
层级间通过严格定义的接口通信,确保模块替换不影响整体功能。
示例:API(应用程序接口)规范硬件驱动与操作系统的交互。
集成电路设计
采用“系统级→寄存器级→门级”分层,优化芯片功耗与面积。
来源:Springer《VLSI设计方法》
软件架构
分层模型(如OSI网络七层模型、MVC框架)隔离业务逻辑与数据层。
参考:ACM《软件工程实践》
机械工程
复杂装备(如飞机引擎)按“整机→子系统→零件”逐级细化设计。
来源:ASME《机械系统设计标准》
《结构化系统设计》(Yourdon, E.)
链接:https://dl.acm.org/doi/book/10.5555/578730 (ACM数字图书馆)
注:经典分层设计理论,适用于软件与硬件系统。
IEEE 1220标准(系统工程分层流程)
链接:https://standards.ieee.org/standard/1220-2005.html
注:国际公认的分层设计规范。
《计算机组织与设计》(Patterson & Hennessy)
链接:https://www.elsevier.com/books/computer-organization-and-design/patterson/978-0-12-812275-4
注:硬件层次化设计的权威教材。
层次设计法是一种在软件开发中广泛采用的设计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复杂系统分解为多个相互独立、功能明确的层级结构。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层次设计法通过划分不同层级(如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使每个层级专注于特定功能:
根据软件工程实践,常见包含四个基础层级:
1. 基础设施层(如数据库网关)
2. 业务对象层(实现领域模型)
3. 业务流程层(编排业务活动)
4. UI/接口层(用户交互入口)
部分系统会扩展出数据访问层(DAO),专门处理数据持久化操作。
特别适用于企业级应用、分布式系统等复杂场景。例如航空订票系统中,数据访问层处理座位信息存储,业务层实现订票规则,UI层展示订票界面。
注:更多分层变体(如六边形架构、Clean Architecture)都是层次设计法的延伸发展。建议参考中的CSDN博客获取扩展知识。
阿弗里尔半音比绍夫氏试验磁致伸缩延迟线袋鼠虱等高线丁烷二羧酸肥料非特异性免疫法各种成套计划缓冲器地址会计监督检测窗口教育政策精索内动脉就地聚合卡普隆氏骨盆主点螺帽麻风菌红素美鹅掌楸皮盆浴平衡树索引平面树驱动器像标伤寒菌素水成的水罨同胚的透射绕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