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烷二羧酸英文解释翻译、丁烷二羧酸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建】 butane dicarboxylic acid
分词翻译:
丁烷的英语翻译:
butane
【化】 tetrane
【医】 butane; hydride butyl
二羧酸的英语翻译:
【化】 dibasic carboxylic acid
【医】 dicarboxylic acid
专业解析
丁烷二羧酸(Butanedioic Acid),更常被称为琥珀酸(Succinic Acid),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存在的二元羧酸。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 基本定义与结构
- 中文名称: 丁烷二羧酸 / 琥珀酸
- 英文名称: Butanedioic Acid / Succinic Acid
- 分子式: C₄H₆O₄
- 结构简式: HOOC-CH₂-CH₂-COOH
- IUPAC名称: Butanedioic acid
- CAS号: 110-15-6
- 定义: 它是一种含有四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族二元羧酸,分子中含有两个羧基(-COOH)官能团,分别位于碳链的两端。其名称“丁烷二羧酸”直接描述了其结构:由丁烷(C₄H₁₀)骨架衍生而来,其中两个氢原子被两个羧基取代。
二、 物化性质
- 外观: 常温下为无色或白色、无臭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酸味。
- 熔点: 185-188°C。
- 溶解性: 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加)、乙醇、丙酮、甘油等极性溶剂,微溶于乙醚,几乎不溶于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和石油醚。
- 酸性: 具有二元羧酸的典型性质,可形成两种盐(例如,琥珀酸钠、琥珀酸氢钠)和两种酯(例如,琥珀酸二甲酯)。
三、 存在与应用
- 天然存在: 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三羧酸循环(TCA循环或Krebs循环)的中间代谢产物,在能量代谢中起关键作用。也存在于琥珀、化石、某些真菌和地衣中。“琥珀酸”的俗名即源于其在琥珀中的发现。
- 工业应用:
- 食品工业: 作为酸味剂、pH调节剂、风味增强剂(用于饮料、烘焙食品、肉制品等),其盐类(如琥珀酸钠)也可用作调味剂。
- 化学工业: 重要的平台化学品,用于合成1,4-丁二醇(BDO)、四氢呋喃(THF)、γ-丁内酯(GBL)、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等。
- 医药工业: 用于合成镇静剂、解痉剂、避孕药、维生素A、维生素B6等药物,其衍生物也用作表面活性剂。
- 其他: 用于电镀液、摄影化学品、润滑剂、增塑剂、染料中间体等。
四、 名称解析(汉英词典角度)
- 丁烷二羧酸: 此名称是系统命名法(IUPAC命名法)的直接体现。
- “丁烷”指母体碳链含有4个碳原子(丁烷,C₄)。
- “二羧酸”指分子中含有两个羧基(-COOH)官能团。
- 因此,“丁烷二羧酸”精确描述了该分子是由丁烷骨架两端各连接一个羧基构成的结构。英文对应词为“Butanedioic Acid”,其中“Butane-”指丁烷,“-dioic Acid”指二羧酸。
- 琥珀酸: 这是其最常用的俗名(Trivial Name),源于其最早是从琥珀(Succinum)的干馏物中分离得到。英文对应词为“Succinic Acid”(源自拉丁语“succinum”,意为琥珀)。该名称在历史上和日常使用中更为普遍。
参考资料:
- PubChem Compound Summary for Succinic Acid (CID: 1110) -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提供的权威化学物质数据库。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compound/Succinic-Acid
- ChemicalBook - 琥珀酸 (丁二酸) 性质 - 提供详细的化学品物理化学性质数据。https://www.chemicalbook.com/ChemicalProductProperty_EN_CB7253718.htm
- Wikipedia - Succinic Acid - 概述琥珀酸的历史、性质、生产和应用(注意:维基百科内容需谨慎引用,但其信息常能反映普遍认知)。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ccinic_acid
- ACS Publications -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of Succinic Acid - 美国化学会(ACS)旗下期刊文章讨论琥珀酸的工业应用(此为代表性来源类型,具体文章需检索)。https://pubs.acs.org/
网络扩展解释
丁烷二羧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名称需结合结构进行解释:
1. 化学名称与结构
丁烷二羧酸的正确系统命名应为1,4-丁烷二羧酸,即两个羧酸基团(-COOH)分别位于丁烷链的两端(1号和4号碳)。其分子式为$text{C}6text{H}{10}text{O}_4$,结构式为$text{HOOC-(CH}_2text{)}_4text{-COOH}$。该化合物更常用的名称是己二酸(Adipic acid),别名“肥酸”。
2. 物理性质
- 外观:白色结晶或粉末状固体
- 气味:类似骨头烧焦的特殊气味
- 熔点:152℃
- 沸点:337.5℃(分解)
- 溶解性:易溶于乙醇、丙酮,微溶于水
3. 化学特性
- 具有二元羧酸的典型反应,如酯化反应生成单酯或双酯
- 高温(>300℃)下脱羧生成环戊酮
4. 主要用途
- 工业领域:生产尼龙66的关键单体(占全球产量约60%)
- 材料制造:用于聚酯、聚氨酯和塑料发泡剂
- 其他应用:食品添加剂(酸味剂)、医药中间体、润滑剂等
注意:需与“丁烷-2-羧酸”(2-甲基丁酸)区分,后者是单羧酸且碳链更短。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