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dolus subsequens
after the event; afterwards
【法】 after the fact; ex post; post factum
【法】 criminal intent; dolus; guilty intention; guilty mind; mens rea
在汉英法律术语对照中,"事后犯意"对应的英文概念为"post-facto criminal intent"或"afterthought in criminal law"。该术语特指行为人在实施某种行为之后才产生的犯罪故意,其核心特征在于犯罪意图的形成时间晚于客观行为的实施。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框架,事后犯意的法律性质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客观行为发生时主观上不具备犯罪构成要件要求的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第二,犯意产生与先前行为之间存在时间差,该时间间隔可能从数分钟到数日不等;第三,后续行为需达到刑法评价标准,如盗窃后产生毁损赃物的故意并实施该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这类犯意的认定需要严格区分两种情形:一是事后产生新的独立犯意(如盗窃后产生诈骗故意),二是对先前行为的延续性认知(如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前者可能构成数罪并罚,后者通常作为加重处罚情节(最高人民法院第22号指导案例)。
比较法视角下,英美刑法体系中的"afterthought doctrine"与之存在对应关系,但适用标准存在差异。普通法系更强调"actus non facit reum nisi mens sit rea"(无犯意则无罪行)原则的时序性要求(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而大陆法系则注重主客观要件的整体性评价。
术语辨析方面需注意与"事前犯意"(premeditation)的区分,前者属于事后产生的犯罪意图,后者是预先策划的犯罪故意。在跨国法律文书的翻译中,建议采用"post-facto mens rea"作为标准译法,该表述已为《元照英美法词典》和《中国法律术语英译规范》共同采纳。
事后犯意(又称“事后故意”)是刑法理论中的特殊概念,指行为人在实施某一行为并导致结果后,才产生犯罪意图的情形。以下为详细解析:
核心定义
行为人完成合法或非法行为后,因结果发生而萌生非法占有或放任危害的犯罪意图。例如:医生手术中途发现患者是仇人,故意放弃救治致其死亡。
关键特征
学术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事后故意”的提法不准确,主张拆分处理:
实务应用
事后犯意的法律定性需结合行为阶段、意图产生时间及结果关联性综合判断。实务中需注意区分“过失/意外”与“后续故意”,避免混淆罪与非罪界限。
按序调度程序比吉洛氏手术采取严厉措施超化学计量超强粘胶纤维成本约束程序连接程序设计学穿孔卡片区大量储存器定时报警表地址总线发热反应发热器盖革-米勒计数器工资趋势线后弯叶片急冷气空气冷冻循环脉首波内分泌原的柠檬酸合成酶热浸镀金法实体关系图疏导睡茄碱死道炭漂白碳酸氢铷玩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