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flicker frequency
twinkle; glimmer; flicker; gleam; glisten; glitter; radiance; wink
【计】 blink; blinking; flickering
【化】 flash
【医】 scintillation
frequency
【计】 F; frequency
【化】 frequency
【医】 frequency
【经】 frequency
闪烁频率(Flicker Frequency)在汉英词典中定义为周期性光强度变化的速率,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该术语广泛应用于照明工程、电子显示技术及视觉科学领域,描述光源或屏幕明暗交替的周期性现象。
物理定义与测量标准
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定义,闪烁频率计算公式为:
$$ f = frac{1}{T} $$
其中$f$为频率,$T$为完整光强度变化周期的时间。国家标准《GB/T 9473-2022 普通照明用LED模块性能要求》规定,人眼可感知的闪烁频率阈值为80-100Hz,超过此范围可判定为"无频闪"光源。
工程应用与健康影响
IEEE电力电子学会研究显示,低频闪烁(<200Hz)可能引发视觉疲劳、偏头痛等健康问题。现代显示器技术(如OLED)通过动态背光调节技术将闪烁频率提升至2000Hz以上,显著降低视觉不适风险。
国际规范与测试方法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62471标准规定了光生物安全测试流程,要求医疗设备显示屏闪烁频率不低于400Hz。美国能源之星认证将300Hz作为室内照明频闪安全基准值。
参考文献来源
闪烁频率是描述光源或显示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明暗交替次数的物理量,其核心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基本定义与单位 闪烁频率指光源(如荧光灯、LED)或显示器每秒闪烁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例如,1Hz表示每秒闪烁1次,60Hz即每秒闪烁60次。
对人眼的影响
实际应用中的区别
技术指标与优化 显示器常以“刷新率”表示闪烁频率,高刷新率(如120Hz)能提升画面流畅度,降低视觉疲劳。根据费里-波特定律,光强与临界闪烁频率呈对数关系,中等光强下可预测人眼反应。
扩展示例 若LED灯设置为1Hz,表现为每秒明暗交替1次;2Hz则为每秒2次,频率越高光线越稳定。
如需进一步了解技术参数或实验数据,可参考、6、7等来源。
暗娼半透明荧光屏报价平稳比特/秒初审裁决存货短溢错误判断氮二烯五环单核细胞白细胞指数低倍镜对船舶的留置权附加例行程序好意的哈施热裂化法核对点交流电路甲酸苄酯机库静电喷漆开式轴承马西试验糜费扫描操作数闪光测试手写字符识别双边主义双混频系统四辊磨四溴酚酞钠未成熟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