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prestige pricing
【经】 prestige
price; prix; quotation; rate; value
【化】 price
【经】 figure; price; prices; rater.; value
商誉价格(Goodwill Value)在商业与会计领域中指企业并购时,收购方支付的超过被收购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这一概念反映的是目标企业无法单独计量的无形资源价值,例如品牌声誉、客户忠诚度、管理团队能力等未来经济收益的预期。以下是具体解析:
商誉(Goodwill)
指企业整体价值中,超越其可辨认有形资产(如设备、存货)和可辨认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的部分。其本质是企业在市场运营中积累的协同效应和潜在获利能力。
来源:《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财政部,2006年)
价格(Price)
在并购语境中,指收购方实际支付的交易对价。商誉价格即该对价扣除被购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后的剩余金额。
公式表达:
$$ begin{aligned} &text{商誉价格} = &text{实际支付收购对价} - &text{(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 - text{可辨认负债公允价值)} end{aligned} $$
确认条件
仅在企业合并中产生,且需满足“购买法”核算要求。自主创立的品牌价值不得确认为会计商誉。
来源:《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IASB, 2008年修订)
后续计量
商誉不作摊销处理,但需每年进行减值测试。若被购方未来收益未达预期,需计提减值损失并计入当期损益。
来源:《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财政部,2006年)
经济实质
代表收购方为获取目标企业的市场地位、客户关系、技术整合潜力等协同效应支付的溢价,属于“支付对未来的信任”。
会计准则依据
专业词典释义
《英汉会计词典》(中国财经出版社)将“Goodwill”解释为:“企业因良好声誉、客户关系等形成的无形价值,可带来超额收益”。
商誉价格需区别于“品牌价值”等营销概念。其严格限定于并购交易场景,且依赖专业评估机构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判定。实践中,高商誉价格可能隐含收购风险,需审慎评估协同效应可实现性。
商誉价格是指企业在并购交易中,支付的对价超过被收购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本质上是为被收购方的无形资产和未来盈利能力支付的溢价。以下是综合解释:
商誉价格的形成源于企业并购场景。当收购方支付的金额高于被收购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时,差额部分被记为商誉。例如:
商誉价格 = 实际支付对价 - 被收购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 持股比例
如收购60%股权时,被收购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00万,实际支付1000万,则商誉价格 = 1000万 - 600万 = 400万。
商誉价格主要反映以下无形资产价值:
商誉价格过高可能成为财务风险点。例如某公司以27元溢价收购3元净资产,若后续未能实现预期收益,高额商誉可能引发巨额减值,导致股价波动。投资者需关注并购标的实际价值与支付对价的合理性。
薄荷烯酮苯频那醇别胆烷比率异常性白细胞减少不足抵偿债务动脉异位镀银玻管窥器反幂迭代法高酞酸解链吉福德氏反射静电防止可读光盘快意淡漠联动来头卢瑟福氏听觉学说墨角藻碱内部确认内呼吸素铅笔花属前导图形字符取代化合物人为静止萨克斯氏杆菌瞬时电流锁骨上部天真铁工厂同芳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