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glazing
appear; get up; remove; rise
【医】 origin
glair; glaze
【化】 enamel; glaze
"起釉"是陶瓷工艺中的专业术语,指陶瓷器在高温烧制过程中,表面釉料熔融形成光滑玻璃质层的过程。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方面:
物理化学过程(《汉英综合大词典》) 起釉涉及硅酸盐在1200-1400℃高温下的熔融反应,釉料中的二氧化硅(SiO₂)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复杂相变,形成玻璃态物质。其化学反应可表示为: $$ text{SiO}_2 + text{M}_xtext{O}_y xrightarrow{Delta} text{玻璃相} $$ 其中M代表金属元素如Na、K、Ca等。
工艺控制要点(《中国陶瓷工艺大全》) 包括釉料配方设计(长石、石英、黏土配比)、施釉厚度(0.1-0.3mm)、烧成曲线控制(氧化/还原气氛)三大要素,直接影响釉面光泽度(60-90GU)和机械强度(莫氏硬度6-7级)。
质量评价维度(《现代陶瓷技术手册》) 专业领域通过釉面完整性、光泽均匀度、气泡密度(≤3个/cm²)、热稳定性(ΔT≥200℃)等参数进行评估。英语对应术语为"glaze maturation",特指达到最佳熔融状态的临界点。
该工艺在景德镇青花瓷(引用《中国陶瓷史》)、龙泉青瓷(引用《浙江工艺美术志》)等传统技艺中具有千年应用历史,现代延伸至精密电子陶瓷基板制造(引用《先进陶瓷材料》2024版)。
“起釉”是一个多领域术语,具体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指在陶瓷、搪瓷等器物表面形成玻璃质光泽层的过程或现象。釉层通过高温烧制覆盖于坯体表面,具有保护、装饰作用,赋予器物光滑、防水特性。其名称源于“油”的光泽感,后演变为“釉”字。
指茶汤表面漂浮的油状薄膜,常见于粗老茶叶或水质异常时:
个别语境中可能被引申描述皮肤状态:
釉的化学本质为硅酸盐复合层,其配方与烧制温度直接影响最终色泽与质感,例如青釉、白釉等均通过不同金属氧化物呈色。
保留磁盘文件贝壳细工博斯塔耳氏法抽象信息单元出纳主管促使氘核中子反应电报被调波兑换收益二苯甲酮羧酸放线菌肿概括答辩个别差异顾忌体面简化代码脚的继电器矩阵克尔克氏征扣针扩孔钻联结法兰离合篑组密花薄荷属弄错祈祷疗法人机协调设想树检索语言苔癣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