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residual magnetism
end; relict; remainder; remains; survivals; vestige
【医】 R.; remnant; residue; residuum
magnetism
残余磁性(Residual Magnetism)指铁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被移除后仍保留的磁化状态,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剩磁”(Remanence)。其形成机制与材料内部磁畴的不可逆排列有关:当外部磁场消失后,部分磁畴无法完全恢复初始无序状态,从而维持剩余磁性。根据国家标准GB/T 2900.5-2013《电工术语 磁性材料与元件》,残余磁性的量化指标包括剩余磁感应强度(Br)和矫顽力(Hc)。
该特性在工程技术中具有关键应用价值。例如永磁电机的转子材料需要高剩磁以实现持续磁场(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2020),而磁记录介质则通过控制残余磁性实现数据存储(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9)。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测试数据显示,典型电工钢的剩余磁感应强度范围在1.2-2.0特斯拉之间。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60404-5标准规定了残余磁性的测量方法,要求使用闭合磁路条件下的振动样品磁强计进行检测。材料学界对此现象的理论解释主要基于Stoner-Wohlfarth单畴粒子模型,该模型成功预测了铁磁体的磁滞回线特征(Physical Review, 1948)。
残余磁性,又称剩磁(residual magnetism),指铁磁性物质在外界磁场移除后仍保留的磁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残余磁性是物质被磁化后,即使外部磁场消失,仍能维持部分磁性的现象。其本质源于材料内部磁畴的定向排列未完全恢复无序状态。
类型 | 特点 | 应用领域 |
---|---|---|
热剩磁 | 高温冷却过程中形成 | 古地磁学研究 |
粘滞剩磁 | 长期暴露弱磁场后逐渐获得 | 地质年代测定 |
等温剩磁 | 常温下受短暂强磁场作用形成 | 工业永磁材料 |
剩磁强度($B_r$)是衡量材料保持磁性能力的核心指标,其数学表达式为: $$ B_r = mu_0 M_r $$ 其中$mu_0$为真空磁导率,$M_r$为剩余磁化强度。该参数直接影响材料在永磁体中的适用性。
注:如需进一步了解特定领域(如地质学或材料科学)的剩磁研究,可参考知网空间及高权威性词典的完整内容。
包租船提单倍比律北苍术丙烯醇酸布英防腐液偿债基金折旧超感觉的钝钩国家文件函数波产生器京大戬卷柏科可德伦宁口前的劳-比二氏综合征联号银行制铝铬热电偶毛特讷氏细胞朴青石气压的期租船色谱仪运行试杯苔属调节受抑未分配材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