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赫夫纳烛光
Hefnerkerze(赫夫纳烛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使用的一种光度测量单位,由德国工程师弗里德里希·冯·赫夫纳-阿尔滕内克(Friedrich von Hefner-Alteneck)于1884年提出。其定义为:在标准条件下,使用醋酸戊酯为燃料的特定灯芯结构火焰,在水平方向发出的光强度。1赫夫纳烛光约等于0.92国际烛光(后来被坎德拉取代)。
该单位曾广泛用于德语区国家的工业照明标准化,特别是在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和德国物理技术研究所(PTB)早期技术规范中被引用。其核心参数包括燃料纯度、灯芯直径(8毫米)和火焰高度(40毫米)的严格规定,这些数据记录在《德国工程标准手册(DIN 1901)》的历史版本中。
随着1909年国际烛光单位的建立,赫夫纳烛光逐渐退出主流应用。现代光学计量领域已完全采用国际单位制(SI)中的坎德拉(cd),1坎德拉相当于约1.11赫夫纳烛光。相关技术沿革可在德国国家计量局(PTB)官网的历史档案库查证。
Hefnerkerze(赫夫纳烛光)是一个历史光强度单位,其含义和背景可归纳如下:
1. 定义与起源
该单位由德国工程师Friedrich von Hefner-Alteneck于1884年提出,以醋酸戊酯燃料的特定火焰亮度为基准定义光强度。名称由"Hefner"(发明者姓氏)和德语"Kerze"(蜡烛)组合而成,字面意为“赫夫纳蜡烛”。
2. 技术参数
1 Hefnerkerze ≈ 0.9国际烛光(约0.903坎德拉)。其测量基于特定燃料(醋酸戊酯)在标准灯芯和燃烧条件下的火焰亮度。
3. 历史应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德语区国家(如德国、奥地利)被广泛采用,主要用于煤气灯和早期电灯的光强度标定。后逐渐被国际单位制中的坎德拉(candela)取代。
4. 现状
现已被淘汰,仅在历史文献或特定技术档案中可见。国际照明*********(CIE)于1948年正式采用坎德拉作为标准单位。
注意:由于该术语具有专业性和历史性,现代技术文档中建议使用坎德拉进行表述。如需更详细的技术标准,可参考早期德国工业标准(DIN)文件。
hardlywater the plantssoap operaoverallsfrigeastrovehiclecomprehendeddisapproveddysmasesiahellosinferrednucleicpaternalredirectedcomputing timeexternal auditorGeorge Washingtongraph theorymatte finishnotification messagetransparent glassWhite DwarfAfuganantidiarrhealcoleopteracytopathyDazzellageniformmephitisvoltamme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