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other contracting party
contract
【經】 close a bargain; conclude a bargain; settle a bargain
additional; another; else; other
【法】 one party
從漢英詞典和法律角度解釋,“訂約的另一方當事人”指在合同關系中,與己方(或指定主體)共同訂立契約的相對方主體。其核心含義與法律要素如下:
中文釋義
“訂約的另一方當事人”即合同籤訂行為中,與“我方”形成權利義務對應關系的籤約主體。該表述強調合同的相對性,特指在特定契約關系中的直接締約對手方。
英文對應表述
構成部分 | 法律含義 | 英文對應 |
---|---|---|
訂約 | 達成合意并籤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 | Contracting / Entering into an agreement |
另一方 | 合同關系中與己方地位平等的相對主體 | The other party / Counterparty |
當事人 | 直接承擔合同權利義務的法律主體(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 Party / Contracting party |
在合同中,該表述常用于明确責任主體,例如:
“如訂約的另一方當事人未能履行付款義務,守約方有權終止本合同。”
(If the other contracting party fails to fulfill its payment obligations, the non-breaching party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terminate this contract.)
法律詞典
學術文獻
王利明《合同法研究》指出:“合同效力僅約束締約雙方,第三人非合同當事人”(第一卷,第62頁)。
注:因未提供具體可引用的網頁鍊接,以上參考來源僅标注文獻名稱。實際應用中建議關聯權威法律數據庫(如北大法寶、Westlaw)或學術出版社的官方頁面以符合要求。
: 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Counterparty".
: 《元照英美法詞典》,法律出版社,2017年。
: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條。
: 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一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訂約的另一方當事人”是指在合同訂立過程中,與當前提及的一方相對應的其他參與主體。這一概念的核心要點如下:
基本定義
根據和,訂約當事人是參與籤訂合同的雙方或多方主體。合同作為法律行為,必須由至少兩方獨立的意思主體構成,因此“另一方當事人”是合同成立的必備要素。
法律角色與互動關系
法律地位要求
另一方當事人需具備獨立的法律主體資格,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若涉及代理(如委托代理人),則實際訂約主體仍為被代理的當事人。
示例說明
在房屋租賃合同中,若出租人(甲方)為當前提及的一方,則承租人(乙方)即為“訂約的另一方當事人”。雙方通過要約與承諾達成租金、期限等條款的一緻,并各自承擔權利義務。
總結
該術語強調合同的雙向或多向法律關系,需結合具體合同類型和訂立階段判斷另一方當事人的具體角色。更多細節可參考《民法典》合同編相關規定。
半連續化學反應器便裝的齒輪傳動電動機電纜延遲電流測定法蝶鞍東格恩氏試驗多發性皮下壞疽二苯二丁對蒽二酚額軸非擊打式印刷鈣質沉着格木堿漢學痕量回溯操作饑寒交迫卵周的氯化可他甯木素反應溺愛普羅利定前向差分法設備标志神經生長因子鎖上脫氧胞苷酸羟甲基化酶網卡萎葉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