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appellant pending appeal
wait; expect; await
appeal; appeal to
【經】 appeal
person; this
在漢英法律術語體系中,"等候上訴者"對應的規範英譯為"appellant awaiting trial"或"person awaiting appeal",特指已向司法機關提出上訴申請但尚未獲得終審裁決的訴訟參與人。根據《元照英美法詞典》的定義,此類主體具有三項核心法律特征:
程式地位的雙重性:既保留原審當事人的訴訟資格,又具備上訴申請人的法定身份。中國法律出版社《刑事訴訟法釋義》指出,此階段當事人仍享有辯護權、舉證權等基本訴訟權利。
司法效力的待定性: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227條規定,二審法院受理上訴至作出裁判期間,原審判決不發生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的統計顯示,2024年全國法院系統中此類案件的等候審理周期平均為83個工作日。
行為規範的約束性: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316條,等候上訴期間當事人需遵守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等強制措施,且未經批準不得擅自離開居住地。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數據表明,2025年上半年因此類違規行為導緻上訴權中止的案例占比為2.7%。
“等候上訴者”是一個法律術語,指已經向法院提出上訴申請,但案件仍在審理過程中、尚未得到最終裁決的當事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法律定義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64條,當一方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或裁定時,可在法定期限(判決書送達後15日/裁定書送達後10日)内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在案件進入上級法院審理階段後,提出上訴的當事人即處于“等候上訴”狀态。
英文翻譯
該詞對應的英文為“appellant pending appeal”,其中“appellant”指上訴人,“pending appeal”強調上訴程式正在進行中。
法律程式中的階段
等候上訴者的權利和義務包括:
與“上訴人”的區别
根據的說明,“上訴人”是廣義上提出上訴的主體,而“等候上訴者”特指處于上訴審理等待期的當事人。前者強調行為(提出上訴),後者強調狀态(審理未完結)。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案件中的等候上訴者權益,建議咨詢專業律師或查閱《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阿耳馬糾辛閉鍊有機化合物側冒口側生分生組織抽樣定理磁鍊電刀闌尾切除術定購動态用戶微程式設計多毛肉孢子蟲防老劑DBH發展中公司共模輸入固定收入紅外線輻射塗料荒川氏反應檢驗環境交換律角質樣皮疹結腸左淋巴結基于核心的方法學咖啡渣勒福爾氏切斷術魯巴爾希氏結晶氰蟻酸的實載貨噸位受器雙星期碎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