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actual acquisition cost basis
實際取得成本基礎(Actual Cost Basis)是會計和稅務領域用于計量資産原始價值的核心概念,指企業取得某項資産時實際支付的全部對價,包含直接支出和必要間接費用。該術語對應國際會計準則中的"historical cost"原則,在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中被表述為"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态所發生的支出"。
具體包含三個核心構成要素:
該計量基礎區别于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強調以交易發生時的實際成本入賬。其計算公式可表示為: $$ text{實際取得成本} = sum_{i=1}^{n}(P_i + T_i + L_i) $$ 其中$P_i$為購買價格,$T_i$為相關稅費,$L_i$為物流成本。中國財政部會計司在《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中特别強調,非正常損耗和行政開支不得計入成本基礎。
“實際取得成本基礎”可以拆分為“實際取得成本”和“成本基礎”兩個關聯概念,以下是綜合解釋:
指企業為獲取或構建資産、服務實際支付的全部費用,包含以下内容(參考):
在不同場景中有不同定義:
實際取得成本是構成成本基礎的核心部分。例如,企業購買生産設備時,實際支付的購置費、稅費等計入實際取得成本,後續該成本作為設備折舊或資産估值的“基礎”數據使用。
如需更具體領域的計算案例,可進一步說明應用場景。
爆破者備忘錄貿易布法氏曲黴測量對話超額資本帳戶大腸杆菌性結腸炎大隱靜脈電放射學定向控制多元論者颚音化喊價逐步減低的拍賣胡蘿蔔葉堿甲醇分解解剖書經濟斷面鋼管柯托皮硫酸二氧二镧颞葉性癫痫噴敷料平均絕對脈沖幅度皮質窦氫硫基二氫-1,3-噻唑啉請求發送線路三甲铋上錐骨雙字常數縮寫字同上外耳道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