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dissector
anatomize; dissect; dissection; scalpel; vivisect
【化】 dissection; sectioning
【醫】 anatomize; anatomy; dissect; dissection; prosect
book; letter; script; write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釋,“解剖書”指系統描述人體或生物體結構、器官位置及相互關系的專業書籍,通常用于醫學、生物學教學與研究。其核心含義和英文對應如下:
解剖書(jiě pōu shū)
詳細記載人體或生物體各器官形态、位置、結構及功能關系的圖文工具書,是醫學、生物學領域的基礎教學資料。
Anatomy Book(最常用)或Dissection Manual(側重實操指南)。
示例:
"醫學院新生需熟讀解剖書以掌握人體結構。"
"Medical students must study anatomy books to master human structure."
系統解剖書(Systematic Anatomy Book)
按器官系統(如骨骼、肌肉、神經)分類,解釋各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例:《格氏解剖學》(Gray's Anatomy)是經典的系統解剖學著作。
局部解剖書(Regional Anatomy Book)
聚焦特定身體區域(如頭部、胸腔),描述多層結構與毗鄰關系,多用于外科手術參考。
例:《局部解剖學圖譜》指導臨床醫生精準定位手術路徑。
影像解剖書(Radiological Anatomy Book)
結合X光、CT、MRI等影像技術,展示活體動态解剖結構,是現代醫學診斷的重要依據。
全球權威教材,首次出版于1858年,涵蓋臨床解剖學進展與三維建模技術(詳見Elsevier出版社介紹)。
以手繪插圖聞名,可視化複雜結構,被譯為多國語言(官方信息參考)。
漢語術語 | 英文對應 | 應用場景 |
---|---|---|
解剖圖譜 | Anatomical Atlas | 以圖示為主的解剖學參考書 |
解剖學教材 | Anatomy Textbook | 高校課程标準教材 |
解剖操作指南 | Dissection Guidebook | 實驗室屍體解剖步驟手冊 |
注:經典解剖書需定期更新以符合醫學進展,如《格氏解剖學》已修訂至第42版(2020年),整合了數字解剖學與臨床案例。
“解剖書”一般指以解剖學為核心内容的專業書籍,主要描述人體或生物體的結構、器官、組織及其相互關系。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核心内容 解剖書通過文字、插圖和圖表系統展示生物體的形态學特征,涵蓋骨骼、肌肉、神經、血管等結構的名稱、位置、功能及關聯。例如,醫學解剖書會詳細标注人體各器官的三維位置和毗鄰關系。
分類
曆史發展 最早的解剖書可追溯至古羅馬蓋倫的著作,文藝複興時期達芬奇的手稿推動了科學解剖學發展。1543年維薩裡《人體的構造》奠定現代解剖學基礎,首次采用實證觀察法。
應用領域
現代形式 除紙質版外,現已有3D數字解剖圖譜(如Visible Body),支持交互式學習,可360°觀察器官分層結構。
特點:權威解剖書需兼具科學嚴謹性與視覺直觀性,常包含剖面圖、CT/MRI對照圖等。部分書籍會區分區域性解剖(如頭部)與系統性解剖(如循環系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