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time constant of rise
上升時間常數(Rise Time Constant) 是電子工程和信號處理領域的核心概念,用于量化系統響應速度,特指系統輸出從初始值上升到目标值某個特定比例所需的時間。其詳細解釋如下:
中文術語:上升時間常數
英文術語:Rise Time Constant
核心定義:
指一階線性系統(如RC電路、RL電路)的階躍響應中,輸出信號從初始值(通常為0)上升至穩态值(最終值)的63.2% 所需的時間。該值由系統的時間常數(τ)直接決定,滿足關系式:
$$ t_r = tau $$
其中 τ 是系統的時間常數(單位:秒)。
物理意義:
表征系統對輸入變化的響應速度。τ 越小,系統響應越快;τ 越大,響應越遲緩。在RC電路中,τ = R×C(電阻×電容);在RL電路中,τ = L/R(電感/電阻)。
對于一階系統,階躍響應的電壓變化規律為:
$$ V(t) = V{text{final}} left(1 - e^{-t / tau}right) $$
當 ( t = tau ) 時:
$$ V(tau) = V{text{final}} (1 - e^{-1}) approx 0.632 cdot V_{text{final}} $$
因此,上升時間常數即系統達到穩态值63.2%的時刻。
術語 | 定義 | 與上升時間常數的關系 |
---|---|---|
上升時間(Rise Time) | 信號從10%升至90%穩态值的時間 | ( t_r approx 2.2tau )(一階系統) |
時間常數(τ) | 系統慣性量度,τ = RC 或 L/R | 上升時間常數 = τ |
帶寬(Bandwidth) | 系統有效頻率範圍 | ( text{BW} propto 1/tau ) |
詳細推導RC/RL電路的階躍響應與τ的關系(Chapter 7: Transient Response)。
明确定義"Time Constant"為系統達到63.2%穩态值的時間(Section 5.4)。
數學建模一階系統響應(Chapter 2: 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s)。
注:以上内容綜合電子工程經典教材與行業标準定義,确保術語解釋的準确性與權威性。
“上升時間常數”是工程和物理領域中描述系統動态響應的重要參數,具體解釋如下:
時間常數(τ)
表示系統響應達到最終穩定值的63.2%(即(1 - frac{1}{e}))所需的時間。例如,在RC電路中,時間常數(tau = RC),電壓從0V充電到電源電壓的63.2%所需時間即為τ。
上升時間
通常定義為系統輸出從初始值(如10%)上升到終值(如90%)所需的時間。不同領域可能采用不同範圍(如5%-95%或0-100%)。
對于一階系統階躍響應,輸出隨時間變化的表達式為: $$ V(t) = V{final} left(1 - e^{-t/tau}right) $$ 當(t = tau)時,(V(tau) = V{final} cdot 0.632)。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領域(如電路設計或自動控制)的應用細節,可參考相關文獻或工程手冊。
半連續性生産不等面關節不排洩霍亂遲發的促黑激素導電塑料大賽馬對耳屏輪裂多欄式記錄簿二氟二氧化铼共謀妨礙司法執行厚紙闆化學幹擾肌漿球蛋白極晶體可還原的科學軟件蘭戴爾氏征立法委任權民意測驗者髂嵴間線臍棘線熱水舌骨囊生産工藝射頻預選器雙線的俗套停止碼通路控制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