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Pean's forceps
admire; wear
high; hold high
family name; surname
clamp; grip; nip; pincers; pliers; restrain; tongs
【醫】 forceps; nipper; pliers; tongs
佩昂氏鉗(Pean Clamp)是外科手術中常用的止血器械,其英文全稱為"Pean Hemostatic Forceps"。該器械由19世紀法國外科醫生朱爾-埃米爾·佩昂(Jules-Émile Péan,1830-1898)發明,主要用于夾閉血管或組織以控制出血。其典型特征包括橫向齒紋的直形鉗喙和鎖定齒扣設計,可确保穩定夾持不滑脫。
根據《外科手術器械發展史》記載,佩昂氏鉗在1874年首次應用于卵巢切除術,開創了現代血管結紮術的先河。現代改良版采用高碳不鏽鋼材質,長度範圍在14-25厘米之間,根據美國外科醫師協會(ACS)标準分類屬于直型止血鉗中的"非穿透式"器械。
在臨床應用方面,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外科手冊指出,佩昂氏鉗主要適用于:1)中等口徑血管的臨時性阻斷;2)深部組織解剖時的鈍性分離;3)作為手術縫線導引器使用。其鋸齒狀鉗口設計能提供0.8-1.2牛頓的夾持力,既保證止血效果又避免組織過度損傷。
關于“佩昂氏鉗”,目前未檢索到直接相關的權威解釋。根據醫學器械命名規律推測,可能與以下内容相關:
可能的來源
“佩昂氏”可能是音譯自法語姓氏“Péan”,即法國外科醫生Jules-Émile Péan(1830-1898)。他是現代止血鉗的發明者之一,其設計的止血鉗被稱為“Péan鉗”(Pean Clamp),用于夾閉血管或組織。
器械特征與用途
典型的Péan止血鉗前端為橫向齒紋,手柄帶鎖扣結構,主要用于手術中鉗夾較厚組織或結紮血管,尤其在普外科和婦科手術中常見。
常見翻譯差異
中文文獻中對“Péan”的譯法可能存在差異,例如“佩昂”“佩安”或“培昂”。若用戶需進一步确認,建議提供外文原名或具體使用場景。
由于當前無直接搜索結果支持,以上内容基于醫學史常識推斷。建議通過專業醫學詞典或器械手冊核實具體定義。
膀胱充氣照相術布托溴铵參謀管理齒輪滑脂單載體理論鄧肯氏機理電壓梯度多房的二藍光酸性藍國外訂貨單寰齒的環甲外側韌帶活動線路霍斯利氏蠟肩胛點極古老的金伯克氏X線劑量單位決明皮溶素鍊路連接的終端磷酸鈉溶液磷酸鐵溶液膜學鳥甙檸檬酸三苄酯偏移比率雙噻哌啶頭三角偷營托牙平衡托因比氏耳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