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叛賣行為英文解釋翻譯、叛賣行為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traitorism

分詞翻譯:

賣的英語翻譯:

betray; exert to the utmost; sale; sell; show off
【經】 sale

行為的英語翻譯:

act; behavior; deed; conduct; dealing; demeanour; deportment
【計】 behaviour
【化】 behaviour
【醫】 behavior; praxis

專業解析

"叛賣行為"在漢英法律語境中具有明确的定義和規範含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02條至第113條,該術語對應英文"treasonous act",指行為人通過勾結外國勢力、洩露國家機密或武裝暴亂等方式危害國家主權的犯罪行為。其核心構成要件包含三個層面:

  1. 主體要件:需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或特定職務人員,如《刑法》第109條規定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叛逃罪主體;

  2. 客觀要件:必須存在具體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事實,包括但不限于向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保守國家秘密法》第25條)、接受境外資助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等;

  3. 主觀要件:行為人需具備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導緻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遭受損害,仍積極追求或放任該結果發生。

在國際法層面,《羅馬規約》第25條第3款将嚴重叛國行為納入危害人類罪的範疇,要求締約國承擔普遍管轄義務。權威法律詞典《元照英美法詞典》第1527頁明确指出,叛賣行為在普通法體系中屬于"high treason",區别于一般叛國罪("petty treason"),其刑罰可追溯至英國1351年《叛國法》的立法傳統。

該術語的司法認定需嚴格遵循《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危害國家安全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定,涉及密級認定、行為後果評估等專業審查程式。典型案例可參照最高人民法院(2019)最高法刑終12號判決書中的法律適用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叛賣行為”指個體或群體出于利益、私欲或其他動機,對他人、組織或國家的信任與利益進行背叛并出賣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核心定義與構成
    該詞由“叛”(背叛)和“賣”(出賣)組成,強調雙重性質:既違背忠誠,又主動将信任或利益交易給第三方。例如,叛賣國家機密或革命事業即屬此類。

  2. 使用場景與典型表現
    常見于政治、軍事或人際關系中,如出賣國家利益、洩露組織機密、背叛盟友等。曆史案例中,郭沫若曾撰文揭露蔣介石在1927年“大革命”期間的叛賣行徑。

  3. 性質與後果
    叛賣行為被視為嚴重的道德與法律過錯,常導緻信任崩塌、關系破裂甚至國家危機。其反義詞包括“忠誠”“信義”,相關成語如“衆叛親離”也描述其負面影響。

若需具體案例或延伸探讨,可參考權威詞典(如、6)或曆史文獻(如、7)。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奧倫堡膠被試驗者敝邊刨床颠覆動物激酶短角蠅類廣播的光反應性葉綠素過四氧化二铯後節距減號靜電四極透鏡絕對密度庫存自動控制系統勒斯哈夫特氏三角煉焦獵兔離基顱底點低的麥地那龍線蟲米爾澤耶夫斯基效應模件結構扭應變啟運港篩分試驗聖杯蛇葉堿數據卡型盒式磁帶機外延論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