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nd dressing是什麼意思,wound dressing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繃帶,傷口敷料;創傷敷料
例句
This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ound dressing (10).
本發明涉及一種傷口敷料(10)。
Based on its good properties, gelatin is used widely in wound dressing.
明膠以其優良性能在創傷敷料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benefits of Comfeel wound dressing.
目的:探讨康惠爾創口敷貼在各種創面中的療效和優點。
A revolutionary type of wound dressing could reduce scars caused by surgery.
一種劃時代的的創口貼可減少手術造成的疤痕。
This novel electrospun matrix would be used as potential wound dressing for skin regeneration. 5.
該紡絲纖維膜適合用作促進皮膚組織再生的傷口敷料。
專業解析
傷口敷料(Wound Dressing) 是指專門用于覆蓋和保護傷口,創造有利于愈合的環境,并管理傷口滲出液的醫用材料或裝置。它是傷口護理的核心組成部分,其選擇和應用直接影響傷口愈合的進程和質量。
傷口敷料的核心功能和作用包括:
- 保護傷口: 物理性隔絕外部環境,防止細菌、灰塵和其他污染物侵入傷口,降低感染風險。同時保護新生組織免受機械損傷(如摩擦、碰撞)。
- 吸收滲出液: 傷口在愈合過程中會産生含有蛋白質、細胞因子和碎屑的液體(滲出液)。合適的敷料能有效吸收并鎖住這些液體,保持傷口周圍皮膚幹燥,防止浸漬。例如,藻酸鹽敷料因其高吸收性常用于滲液較多的傷口。
- 維持濕潤環境: 現代傷口護理理論強調濕潤環境有利于細胞遷移、增殖和傷口愈合,能減少疼痛和結痂形成。水凝膠、水膠體、泡沫敷料等都能幫助創造和維持這種理想的濕潤微環境。
- 止血: 某些敷料(如含有藻酸鹽或殼聚糖的敷料)具有一定的止血或促進凝血功能。
- 填充死腔: 對于較深或不規則的傷口(如腔洞傷口、壓瘡),泡沫敷料、藻酸鹽條等可以填充空腔,吸收滲液,防止膿腫形成,并促進肉芽組織從基底向上生長。
- 減輕疼痛: 保護傷口神經末梢免受刺激,更換時不易粘連的敷料(如水膠體、軟矽膠敷料)能顯著減少換藥時的疼痛。
- 清創: 部分敷料(如水凝膠、含酶或含蜂蜜的敷料)能輔助軟化、溶解和清除壞死組織或腐肉,促進自溶性清創。
- 控制氣味: 某些特殊敷料(如含活性炭的敷料)能吸附傷口産生的異味分子,改善患者舒適度。
常見的傷口敷料類型及其特點:
- 傳統敷料: 如紗布、棉墊。主要用于覆蓋和保護傷口,吸收少量滲液。優點是成本低、易獲得。缺點是吸收飽和後易粘連傷口,更換時可能引起疼痛和損傷新生組織;幹燥環境下無法維持濕潤愈合環境。
- 薄膜敷料: 透明、透氣、防水、有彈性的聚氨酯薄膜(如Tegaderm™)。常用于表淺傷口、穿刺點保護、固定其他敷料或作為二期敷料。能維持濕潤環境,便于觀察傷口,但吸收滲液能力有限。
- 水膠體敷料: 由羧甲基纖維素鈉等膠體顆粒與粘性材料混合制成(如DuoDERM™)。接觸傷口滲液後形成凝膠,提供濕潤環境,促進自溶性清創,吸收少量到中量滲液,防水防菌,可減輕疼痛。常用于壓瘡、小到中量滲液的傷口。
- 水凝膠敷料: 主要由水(70-90%)和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構成的無定形凝膠、片狀或浸漬紗布(如Intrasite™ Gel)。提供大量水分,高度保濕,軟化壞死組織,促進自溶性清創,緩解疼痛。適用于幹燥、有壞死組織的傷口(如壓瘡、糖尿病足潰瘍),但吸收滲液能力弱。
- 藻酸鹽敷料: 從海藻中提取的天然多糖(如藻酸鈣)制成(如Kaltostat™, Sorbsan™)。接觸傷口滲液中的鈉離子後形成凝膠,吸收能力強(可達自身重量20倍),止血性能好,填充死腔。適用于中到大量滲液的傷口(如腔洞傷口、靜脈潰瘍)。
- 泡沫敷料: 由聚氨酯等材料制成,柔軟、吸收性強、透氣(如Allevyn™, Mepilex™)。主要功能是吸收大量滲液,保持傷口濕潤,緩沖壓力,保護傷口。廣泛用于中到大量滲液的傷口(如壓瘡、下肢靜脈潰瘍、術後傷口)。
- 含銀敷料: 在敷料基質(如泡沫、藻酸鹽、水凝膠)中加入銀離子或納米銀(如Acticoat™, Aquacel Ag™)。銀離子具有廣譜抗菌活性,能有效降低傷口生物負荷,控制感染或預防感染風險。適用于感染傷口或高感染風險的傷口(如燒傷、糖尿病足感染)。
選擇與更換原則:
選擇傷口敷料需綜合評估傷口類型、大小、深度、滲液量、有無感染或壞死組織、傷口部位、患者舒適度及成本效益等因素。敷料更換頻率也需根據傷口情況和敷料特性決定,目标是保持傷口床清潔濕潤,管理好滲液,避免過度幹擾愈合過程。
參考資料:
- Mayo Clinic. Wound care: Tips for speeding healing and avoiding infection. 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adult-health/in-depth/wound-care/art-20048011 (權威醫療機構指南)
- Johns Hopkins Medicine. Wound Care and Healing. 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health/treatment-tests-and-therapies/wound-care-and-healing (綜合醫學中心資源)
- UpToDate. Basic principles of wound management. (循證醫學臨床決策支持數據庫 - 需訂閱訪問,内容高度權威)
-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 UK). How do I care for a wound? https://www.nhs.uk/common-health-questions/accidents-first-aid-and-treatments/how-do-i-care-for-a-wound/ (國家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指南)
網絡擴展資料
“Wound dressing”是醫學術語,指用于覆蓋、保護傷口并促進愈合的醫療材料。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拆分
- Wound:指由外力(如利器、創傷等)造成的皮膚或組織損傷,通常涉及表皮以下組織。
- Dressing:此處指醫療場景下的“敷料”或“包紮處理”,而非日常的“穿衣”或“調味品”含義。
2.核心功能
- 保護傷口:隔絕外界污染,降低感染風險。
- 促進愈合:保持濕潤環境,加速組織修複(如水凝膠敷料)。
- 吸收滲出液:部分敷料可吸收傷口分泌物,維持清潔。
3.常見類型
- 傳統敷料:如紗布、繃帶(普通包紮材料)。
- 特殊材質:水凝膠(Hygdrogel)、矽膠等(用于慢性或複雜傷口)。
- 功能型敷料:含抗菌成分或促進細胞生長的活性敷料。
4.相關術語
- Wound care(傷口護理):涵蓋清潔、消毒、敷料更換等全過程。
- Dressing change(換藥):定期更換敷料的醫療操作。
5.與其他詞彙的區分
- Injury:泛指身體損傷,可能不涉及開放性傷口(如扭傷)。
- Bandage:特指繃帶,屬于敷料的一種,但功能更偏向固定。
如需了解具體産品的適用場景或操作規範,建議參考權威醫療指南或咨詢醫護人員。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intermediatethermostatsquandersubsistadmixBAFTAbegginggorespaleozoologysuppurativethaksintrivialismwaivedbreeze incoding systemfrost heavesaccharin sodiumtake great painstorque spannerupstream sideacrophytiacharalescrancystoplastydishonestlyhayboxhookerialesinterworkingmatchwoodmi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