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ing period是什麼意思,reporting period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報表周期
例句
During the reporting period, the Bank does not have related parties with control.
本行于報告期内不存在控制關系的關聯方。
The first reporting period according to the new cycle is 1 January to 30 April 2012.
按照新周期,2012年1月1日至4月30日是第一個報告期。
An interim period refers to a reporting period which is shorter than a full accounting year.
中期,是指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
The Total Construction and Capital Cost forecast remains unchanged since the previous reporting period.
與前次報告期相比,總建造成本和財務成本預測保持不變。
But the company has benefited by receiving early reports within days of the end of the reporting period.
但是公司卻能從早在每個報告周期内就獲得報告而受益。
專業解析
報告期間(Reporting Period) 是財務會計中的核心概念,指企業編制和發布正式財務報表所涵蓋的特定時間段。它是會計分期假設的具體體現,旨在将持續經營的企業活動劃分為連續的、長度相等的期間,以便及時、定期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報告期間的核心特征與類型
-
标準性與周期性:
- 報告期間通常是固定的、重複的周期。最常見的類型包括:
- 年度報告期間(Annual Reporting Period):覆蓋一個完整的財政年度(Fiscal Year),通常是12個月,但起始日期不一定與日曆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相同。企業需編制年度財務報表(如年報)。這是法律和監管機構(如中國證監會、美國SEC)強制要求的最基本報告周期。
- 中期報告期間(Interim Reporting Period):短于一個財政年度的期間,最常見的是季度報告期間(Quarterly Reporting Period)(通常為3個月)和半年度報告期間(Semi-Annual Reporting Period)(6個月)。上市公司通常被要求發布季度報告和半年度報告(如季報、中報)。
- 這種周期性确保了信息提供的及時性和可比性,使投資者、債權人等利益相關者能夠定期跟蹤企業表現。
-
時效性與截止點:
- 每個報告期間都有一個明确的結束日期(Reporting Date),即該期間財務數據的截止點(例如,“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
- 法規通常嚴格規定在報告期間結束後多長時間内必須發布財務報表(例如,上市公司年報需在財年結束後4個月内提交給美國SEC)。
-
連續性與可比性:
- 報告期間是連續的,一個期間緊接着上一個期間結束。
- 要求企業保持報告期間的一緻性(如始終采用日曆年或特定的財政年度),并充分披露任何變更。這是為了确保不同期間的財務報表具有可比性,便于分析趨勢。
報告期間的重要性
- 決策基礎:投資者、債權人、管理層等依賴特定報告期間的財務信息進行投資、信貸和經營決策。
- 合規要求:滿足證券監管機構(如中國證監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稅務機關和其他監管機構對定期信息披露和納稅申報的要求。
- 績效評估:管理層和所有者利用報告期間的成果評估企業績效、預算執行情況和戰略目标的達成度。
- 審計依據:外部審計師對企業在特定報告期間(通常是年度)的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
權威參考依據
- 會計基本假設 - 會計分期:該概念直接源于會計基本假設之一的“會計分期假設”(Periodicity/Time Period Assumption)。此假設認為,盡管企業經營是連續的,但有必要将其活動劃分為人為的期間以編制報表。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七條明确規定了會計分期假設。
-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 IAS 1《財務報表的列報》要求財務報表必須明确說明所涵蓋的報告期間。
- 美國公認會計原則(US GAAP): ASC 270《中期財務報告》和ASC 205《財務報表列報》等準則詳細規範了不同報告期間(年度和中期)的財務信息列報要求。
- 證券監管規定:例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通過Form 10-K(年報)和Form 10-Q(季報)的申報要求,嚴格規定了上市公司必須遵循的報告期間及其披露時限。中國證監會同樣對A股上市公司的年報、半年報和季報的編制與披露有詳細規定。
報告期間是財務會計的基石,它定義了財務信息歸集、彙總和對外披露的時間邊界。理解其标準類型(年度、季度等)、時效性要求以及背後的會計原則(會計分期假設)和監管框架(如SEC或證監會規定),對于正确編制、解讀和使用財務報表至關重要。
網絡擴展資料
"Reporting period" 是財務和管理領域的術語,指組織編制和發布財務報告或運營數據的具體時間段。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 定義:企業或機構為總結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而設定的固定周期,通常用于生成財務報表(如利潤表、資産負債表等)。
- 時間範圍:常見周期包括:
- 季度(Quarterly):每3個月一次(如Q1-Q4)。
- 年度(Annual):完整財政年度(如2024年1月1日-12月31日)。
- 半年度(Semi-annual)或月度(Monthly),依機構需求而定。
重要性
- 合規性:上市公司需按法律要求定期披露財報(如美國SEC規定季度10-Q、年度10-K報告)。
- 決策依據:幫助投資者、管理層評估業績并制定策略。
- 可比性:統一周期便于縱向(曆史數據)和橫向(行業對比)分析。
其他應用場景
- 項目管理:階段性彙報項目進展的時間節點。
- 非營利組織:定期向捐贈者或監管機構彙報資金使用情況。
- 學術研究:數據收集和分析的固定時間段。
相關術語
- Fiscal Year(財政年度):可能與自然年不同(如蘋果的財年從10月開始)。
- Interim Period(中期期間):短于一年的報告周期。
- Closing Period(結賬期間):財務數據最終确認的時間段。
若需了解具體行業的報告周期規定,可進一步提供背景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reach outgregariousruffiannarcissistfoiegassedhumidificationMadagascarMethodistmgorganellespacedribbonsWYSIWYGphase modulationtourist resorttuna fishabscindbeneceptorbiplanediaboloDicranalesdisheartenmentdoriahgnotobasishomoatomichyperosphresiainviscidlipochondrodystrophymicrovort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