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瑪麗·斯圖亞特(蘇格蘭女王)
Do you remember Mary Stuart?
你記得瑪麗·斯圖爾特嗎?
瑪麗·斯圖亞特(Mary Stuart,1542年12月8日-1587年2月8日)是歐洲曆史上著名的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1542-1567年在位),同時也是法國王後(1559-1560年)。她因複雜的政治鬥争和宗教沖突而聞名,最終被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處決。
瑪麗出生于蘇格蘭林利斯戈宮,出生六天後因父親詹姆斯五世去世繼位,幼年時期由母親瑪麗·德·吉斯攝政。1558年與法國王太子弗朗索瓦結婚,次年成為法國王後。1560年弗朗索瓦二世去世後,她返回蘇格蘭親政。在宗教改革浪潮中,瑪麗堅持天主教信仰,與新教貴族産生激烈矛盾。
1565年與表弟達恩利勳爵的婚姻引發内亂,丈夫遇刺後,她因再婚博斯維爾伯爵引發衆叛親離,1567年被迫退位給幼子詹姆斯六世。1568年逃亡英格蘭尋求庇護,卻被伊麗莎白一世囚禁18年。英格蘭政府指控她參與“巴賓頓陰謀”企圖暗殺伊麗莎白,最終于1587年在北安普敦郡佛斯裡亨城堡被斬首。
瑪麗·斯圖亞特被視為天主教殉道者與政治犧牲品,其生平成為文學藝術的重要題材,包括席勒的戲劇《瑪麗·斯圖亞特》和茨威格的人物傳記。她的死亡直接導緻蘇格蘭與英格蘭王位合并——其子詹姆斯六世在1603年繼承英格蘭王位,開啟斯圖亞特王朝對兩國的共主邦聯統治。現代DNA檢測證實,現存歐洲多個王室血脈均可追溯至她的後代。
Mary Stuart(瑪麗·斯圖亞特)是16世紀蘇格蘭曆史上著名的女王,其生平與政治命運充滿戲劇性。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身份與早年
Mary Stuart于1542年出生,父親是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五世,母親為法國吉斯家族的瑪麗。她出生6天後因父親去世繼承王位,成為蘇格蘭女王,幼年時期由母親攝政。後因政治聯姻成為法國王後,但丈夫早逝,她于1561年返回蘇格蘭親政。
統治與宗教沖突
她堅持天主教信仰,與蘇格蘭新教改革領袖約翰·諾克斯(John Knox)産生激烈沖突。同時,因血緣關系(伊麗莎白一世的表侄女),她宣稱擁有英格蘭王位繼承權,引發與英格蘭的長期矛盾。
丑聞與退位
1567年,她因第二任丈夫達恩利勳爵(Henry Stuart)被暗殺事件卷入丑聞,隨後被蘇格蘭貴族廢黜,被迫逃亡英格蘭。
囚禁與處決
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以“威脅王位”為由将其囚禁近20年。1587年,瑪麗因涉嫌參與刺殺伊麗莎白的陰謀被處決,終年44歲。
曆史評價
她以美貌、悲劇命運和密碼學才能著稱(近年發現其加密信件),但統治能力備受争議。需注意,“血腥瑪麗”通常指英格蘭的瑪麗一世,與瑪麗·斯圖亞特并非同一人。
Mary Stuart是蘇格蘭斯圖亞特王朝的女王,其一生交織着權力鬥争、宗教矛盾與個人悲劇,成為歐洲文藝複興時期最具話題性的女性君主之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