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mɑːkɑː; -kə/ 美:/''mɑrkɑ/
複數 markkaa或markkas
n. 馬克(芬蘭的貨币單位)
markka是芬蘭在加入歐元區之前使用的法定貨币單位,其名稱源于德語“Mark”一詞,意為“标記”或“符號”。該貨币于1860年由芬蘭大公國(當時隸屬于俄羅斯帝國)首次發行,貨币代碼為FIM,輔币單位為“盆尼”(penni),1 markka等于100盆尼。
根據芬蘭銀行(Bank of Finland)的官方文獻記載,markka的币值在曆史上曾與白銀和黃金挂鈎,20世紀後逐步過渡為浮動彙率制度。1999年芬蘭加入歐元區後,markka與歐元以固定彙率(1歐元=5.94573 markkaa)并行流通,最終于2002年3月1日完全退出流通。現存的markka紙币和硬币仍可在芬蘭銀行無限期兌換成歐元。
歐洲中央銀行的曆史檔案顯示,markka是北歐國家中流通時間最長的貨币單位之一,其紙币圖案曾多次更新,最終版紙币正面印有芬蘭著名作曲家西貝柳斯肖像,背面為天鵝圖案,象征芬蘭的自然特色。截至2023年,全球仍有價值約1.3億歐元的未兌換markka貨币留存于民間。
markka是芬蘭在2002年歐元流通前使用的官方貨币單位,其詳細信息如下:
基本定義
markka(複數形式為markkaa)是芬蘭的法定貨币名稱,1 markka等于100 penniä(便士)。該詞在芬蘭語中直接意為"馬克"。
曆史背景
語言特征
發音為/ˈmɑrkɑː/(英語)或[ˈmɑrkːɑ](芬蘭語),國際貨币代碼為FIM。在芬蘭語中常簡寫作"mk"。
貨币發展
該貨币經曆了三個階段:
目前芬蘭已全面使用歐元,但根據芬蘭央行規定,markka仍可無限期兌換為歐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