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ˈlɪst/
n. 李斯特(Franz, 1811-1886, 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
Do you like Liszt and Beethoven?
你喜歡李斯特和貝多芬嗎? 。
Absolutely Liszt is a super musical man!
所以說李斯特絕對是音樂超人!
Some of Mozart and Beethoven's early works, Chopin, Liszt.
莫紮特和貝多芬的早期作品,肖邦,李斯特。
Liszt, himself a piano prodigy, also adored Grieg's concerto.
李斯特,作為一位鋼琴天才,也十分喜愛格裡格的協奏曲。
One day the woman learned that Liszt himself was in town.
一天,那位婦女得知李斯特本人正在小鎮上。
franz liszt
弗朗茲·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是19世紀最重要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和音樂教育家之一,匈牙利音樂巨匠,被譽為“鋼琴之王”。其核心含義與貢獻體現在以下方面:
作曲家身份
李斯特是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創作了大量鋼琴獨奏曲、交響詩、宗教音樂和藝術歌曲。他首創了“交響詩”(Symphonic Poem)這一體裁,将文學性、繪畫性與音樂結合,代表作包括《前奏曲》《塔索》《馬捷帕》等。其鋼琴作品如《匈牙利狂想曲》《超技練習曲》《旅行歲月》以高難度技巧和豐富情感著稱,極大拓展了鋼琴的表現力。
來源:權威音樂史著作《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中“Liszt, Franz”條目;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版“Franz Liszt”詞條。
鋼琴演奏家身份
李斯特是曆史上最偉大的鋼琴演奏家之一。他革新了鋼琴演奏技術,确立了現代獨奏音樂會的範式(“獨奏會”Recital一詞由他首創)。其演奏以驚人的技巧、即興創作能力和強烈的舞台魅力聞名,将鋼琴提升至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度,影響了後世無數鋼琴家。
來源:音樂學家艾倫·沃克(Alan Walker)著權威傳記《弗朗茨·李斯特》三卷本;《劍橋李斯特指南》(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iszt)。
文化影響與教育貢獻
李斯特積極提攜後進(如瓦格納、格裡格等),其“魏瑪時期”将魏瑪打造成歐洲音樂中心。他倡導“新德意志學派”,主張音樂應與其他藝術融合并表達深刻思想。作為教育家,他培養了衆多傑出鋼琴家,其教學理念強調技術與藝術的統一。
來源:李斯特音樂學院(Liszt Ferenc Academy of Music)官方曆史檔案;《李斯特:作為浪漫主義象征的音樂家》(Liszt: Music as a Romantic Symbol)學術專著。
民族元素與宗教情懷
作為匈牙利人,李斯特在《匈牙利狂想曲》等作品中融入了吉普賽音樂元素,塑造了獨特的“匈牙利風格”。晚年他轉向宗教音樂創作(如《匈牙利加冕彌撒》《基督》),探索精神深度。
來源:《李斯特與匈牙利音樂傳統》(Liszt and Hungarian Musical Tradition)學術論文;梵蒂岡圖書館藏李斯特宗教音樂手稿研究文獻。
“Liszt”一詞不僅指代弗朗茨·李斯特本人,更象征着鋼琴藝術的巅峰、浪漫主義音樂的創新精神及跨越國界的藝術影響力。
Liszt(李斯特)是一個專有名詞,主要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1. 人物身份
指匈牙利著名音樂家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他是浪漫主義時期最具影響力的鋼琴家、作曲家及指揮家之一。其創作涵蓋交響詩、鋼琴獨奏曲等,代表作包括《匈牙利狂想曲》《超技練習曲》等。
2. 其他延伸含義
3. 發音與用法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李斯特的音樂作品或曆史貢獻,可參考權威音樂史資料或傳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