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ɪn'djuːzɪəm/
複數 indusia
n. [解剖] 苞膜;[昆] 胚被;囊群蓋
The indusium is absent.
不存在胚被。
The indusium is absent. The annulus is transverse and complete, and consists of about 18 thickened cells.
環帶橫列于孢子囊的上部,完全,單排細胞,細胞數目約為18個。
Indusium 是一個在不同學科領域中有不同含義的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植物學核心定義
在蕨類植物中,indusium 指覆蓋孢子囊群(sori)的膜狀結構,稱為“囊群蓋”,用于保護未成熟的孢子。部分蕨類(如鱗毛蕨屬)的囊群蓋呈圓腎形,成熟時可能脫落。
真菌學中的延伸
在部分真菌(如鬼筆屬)中,indusium 可指菌柄頂端的傘狀結構“菌傘”或“菌裙”,幫助孢子擴散。
植物其他結構
某些植物的柱頭基部存在毛狀組織,稱為“柱頭下毛圈”,可能與授粉保護相關。
醫學與胚胎學
在低權威資料中,indusium 曾被用來描述“胚被”或昆蟲的“幼蟲膜”,但現代術語中較少使用。
相關術語
該詞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植物學中的“囊群蓋”是最常見用法。若需更專業領域的解釋,建議查閱生物學詞典或相關文獻。
詞性: 名詞
發音: [in-doo-zee-uh m]
定義: 無柄蕨蓋是指保護蕨類植物背面的一種膜狀結構,呈半月形或圓形,常出現在蕨葉的下表面。
用法:
The indusium of the fern is an important diagnostic feature for identifying the species.(蕨類植物的無柄蕨蓋是識别物種的重要特征。)
The indusium is usually membranous.(無柄蕨蓋通常是膜狀的。)
解釋: 無柄蕨蓋是一種膜狀結構,位于蕨類植物的下表面,其主要功能是保護植物的背面。無柄蕨蓋常見于蕨類植物的中、大型羽片和葉子的下表面,呈半月形或圓形。無柄蕨蓋可以分為真無柄蕨蓋和假無柄蕨蓋兩種。真無柄蕨蓋是從羽片的中央向上生出來,形狀呈半月形或圓形;假無柄蕨蓋則是膜狀的邊緣向下卷曲而形成的。無柄蕨蓋的形态、大小和位置等特征對于蕨類植物的分類、鑒定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近義詞: 無
反義詞: 有柄蕨蓋(stalked indusium)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