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均收入;平均每人所得
In 2001 Michigan ranked 20th for personal income per capita.
2001年,密歇根人均個人收入在全美居第20位。
The main cause of these differences is family income per capita.
家庭收入差的主要原因是職業的不同。
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per capita increased by 7.4% in real terms.
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4%。
The issue of disparity in income per capita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China is attractive.
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已經引起廣泛關注。
In 2007, the GDP of Tianshui is 19.60 billion yuan with disposable income per capita of 8,319 yuan.
2007年全市實現生産總值196.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19元。
|income per head;人均收入;平均每人所得
人均收入(Income Per Capita) 是經濟學和統計學中衡量一個地區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核心指标。其詳細含義如下:
人均收入指特定區域内(如國家、省份、城市)在一定時期内(通常為一年)的總收入 除以該區域的常住人口總數。計算公式為: $$ text{人均收入} = frac{text{該地區年度總收入}}{text{該地區常住人口總數}} $$ 例如,某國年度國民總收入為 10 萬億元,人口為 1 億人,則人均收入為 10 萬元。該指标反映居民平均經濟福利水平,是國際比較經濟發展程度的關鍵依據 。
世界銀行等機構将人均收入作為國家收入分類标準(如高收入、中等收入經濟體),用于制定國際援助政策 。
政府依據人均收入數據調整稅收、社會保障及扶貧政策。例如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導鄉村振興戰略 。
對比不同地區人均收入可揭示發展不平衡問題。OECD 數據庫顯示,2023 年盧森堡人均收入超 12 萬美元,而莫桑比克不足 500 美元 。
權威數據來源:
"Income per capita"(人均收入)是一個經濟學常用術語,指某一地區或國家在一定時期内(通常為一年)的總收入除以總人口數,用于衡量該地區平均每人的收入水平,反映經濟狀況和生活質量。
定義與公式
人均收入 = 總國民收入 / 總人口
用公式表示為:
$$
text{Income per capita} = frac{text{Total Income}}{text{Population}}
$$
例如,若某國年總收入為 $10 萬億美元,人口為 1 億,則人均收入為 $10,000。
核心用途
局限性
相關概念區分
如需具體數據或地區案例,可參考世界銀行、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等機構的公開報告。
relativeforumslumlilacHampshireindicteeIranianskaputmigrainespalauphotosCate Blanchettextensive trainingfriction forcehepatic failuresuture needleanacusiaappurtenantAtchisoncallacheckoffcheeseparingchloanthiteDominicanelectromyographfamiliarizationHollerithhygroautometerlitmocidinreligion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