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韓國
"韓國"(Hanguo)是中文對朝鮮半島南部國家的官方稱呼,對應的英文名稱為"Republic of Korea"(大韓民國)。該詞由漢語拼音轉寫而成,其内涵包含地理、政治和文化三重維度:
國家定義與主權地位 韓國是聯合國承認的主權國家,首都為首爾(Seoul),實行總統共和制政體。與中國隔黃海相望,陸地邊界與朝鮮以"三八線"(北緯38度線)為界,國土面積約10萬平方公裡,人口超5100萬(2023年數據)。
曆史名稱演變 "韓"字源于古代"三韓"部落聯盟,1897年李氏王朝改國號為"大韓帝國"。1948年依據《開羅宣言》成立現代國家,官方全稱沿用"大韓民國"以彰顯曆史傳承。中文語境為區分半島北部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故稱其為"韓國"。
現代文化符號 作為"韓流"(Hallyu)發源地,韓國通過K-pop音樂、影視劇集、美妝時尚等軟實力輸出,塑造了獨特的國家品牌形象。其傳統文化遺産如宗廟祭禮、泡菜制作技藝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經濟科技實力 全球第10大經濟體(2024年世界銀行數據),半導體、汽車制造、造船業位居世界前三。擁有三星、現代等跨國企業,5G技術普及率達89.3%(2025年韓國科學部統計)。
參考資料:
“Hanguo”(韓國)是中文對“韓國”的漢語拼音拼寫,對應的英文名稱是South Korea(大韓民國,Republic of Korea)。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Hanguo”是中文“韓國”的拼音形式,特指位于朝鮮半島南部的國家,首都為首爾(Seoul)。其官方名稱是“大韓民國”(대한민국),在韓語中稱為“Hanguk”(한국)。
曆史背景
韓國成立于1948年,前身是朝鮮半島在日本殖民統治(1910-1945)結束後的南部政權。朝鮮戰争(1950-1953)後,半島被劃分為南北兩部分,形成今天的韓國和朝鮮(North Korea)。
文化與語言
政治與經濟
韓國是民主共和國,經濟以科技(如三星、LG)、汽車(現代、起亞)和文化産業為支柱,屬于發達國家。
常見混淆
如果有其他語境(如曆史名詞或特殊術語),可能需要進一步确認具體含義。
animatedavalanchegnarledbloomsCONSdiscouragingJoannanutsertrentalssupersedureback propagationcarving machineclass strugglecutting downlimitation periodprocurement departmentPyrrhic victoryresearch centrescalar quantityspherical wavespring equinoxsteam injectionangiorhigosisArbacioidaassociableblinkerdiffusantgastrypalgiaisotazettinejo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