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兀龍屬
您查詢的可能是“Gryposaurus”(格裡芬龍),該詞可能存在拼寫誤差。以下是關于該詞的解釋:
基本釋義
Gryposaurus 是鴨嘴龍科(Hadrosauridae)的一種草食性恐龍,生存于白垩紀晚期(約7500萬年前),其名稱源自希臘語,意為“鈎鼻蜥蜴”。它的顯著特征是頭骨前端的彎曲鼻部隆起,可能用于同類間的視覺識别或發聲。
發現與分類
該屬最早由古生物學家 Lawrence Lambe 于1914年命名,化石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如加拿大和美國。根據現有研究,格裡芬龍屬于鴨嘴龍科中的“實頂龍類”(Saurolophinae),與埃德蒙頓龍等近緣。
補充說明
由于搜索結果信息有限,更多細節(如體型、習性等)建議參考古生物學專業資料或權威數據庫(如《自然》期刊或古脊椎動物學會文獻)。
若您需要其他恐龍名稱的解析,請提供更準确的拼寫或上下文。
Gyposaurus(音譯為"吉波龍")是一種已經滅絕的恐龍,屬于鳥腳類恐龍科,生存于1.45億年前的晚侏羅世。
名詞
Gyposaurus是一種已滅絕的恐龍。
/ˌdʒaɪpəʊˈsɔːrəs/ (英式發音)
Gyposaurus是一種草食恐龍,體型較小,約長4-5米,重約500-600公斤。它的頭部相對較小,口鼻部短小,頸部長而靈活,擁有強壯的後腿和長尾巴。據考古學家們研究,Gyposaurus可能是群居的恐龍。
無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