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礦物] 柱硫銻鉛銀礦
Freieslebenite 是一種較為罕見的硫鹽礦物,其名稱源自德國采礦官員 Johann Carl Freiesleben(1774-1846),以紀念他對礦物學領域的貢獻。以下是關于該礦物的詳細解釋:
化學式為AgPbSbS₃,屬于硫鹽礦物家族。它由銀(Ag)、鉛(Pb)、銻(Sb)和硫(S)元素組成,晶體結構為單斜晶系,常以柱狀或纖維狀形态出現。
主要形成于中低溫熱液礦床中,常與方鉛礦、閃鋅礦、輝銻礦等硫化物共生。典型産地包括德國哈爾茨山脈、捷克、墨西哥和玻利維亞。
作為紀念性命名礦物,它并無顯著工業用途,但因其稀有性而受到礦物收藏者的關注。其命名體現了礦物學中以人物命名礦物的傳統,如“Smithsonite”(紀念 James Smithson)和“Goethite”(紀念歌德)等。
詞性:名詞
發音:[ˌfraɪzˈliːbənaɪt]
定義:一種含銀、鉛、銻、硫的礦物,化學式為AgPbSbS3,常見于銀礦中。
用法:在礦物學和地質學中使用。
解釋:Freieslebenite是一種含銀、鉛、銻、硫的礦物,化學式為AgPbSbS3,可以在銀礦中發現。它得名于德國礦物學家Christian August Siegfried Freiesleben。Freieslebenite是一種重要的銀礦石,常常與其他含銀礦物如方鉛礦和黃銀礦共存。在一些銀礦區,Freieslebenite是一種主要的銀礦石。除了銀礦,Freieslebenite還可以在銅礦和錫礦中發現。它通常呈灰色、鉛灰色或黑色,具有金屬光澤,硬度為2.5-3.5,比重為6.2-6.4。
近義詞:銻鉛銀礦、銻鉛銀硫礦、銻鉛銀硫化礦
反義詞: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