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阿格尼斯·格雷(安妮·勃朗特作品)
In 1847 Emily's novel Wuthering Heights and Anne's Agnes Grey were published as a set.
在1847年,艾米莉的小說《呼嘯山莊》和安的《艾格尼斯格雷》做為同一系列作品同時出版。
Two other novels were published the same year, Agnes Grey by Acton Bell and Wuthering Heights by Ellis Bell.
同年,另外兩部小說相繼出版,它們是阿克頓·貝爾的《阿格尼絲·格雷》以及埃利斯·貝爾的《呼嘯山莊》。
Her chief novel is Agnes Grey (1847), Charlotte Bront6 (1816-1855) produced Jane Eyre (1847), an exciting novel that is partly autobiographical.
夏洛特•勃朗特(1816~1855)創作的《簡•愛》(1847)是一本引人人勝的半自傳體小說。
Agnes Grey 的含義解析
“Agnes Grey” 并非一個普通單詞,而是英國文學史上一部重要小說的标題及其女主角的名字。它由安妮·勃朗特(Anne Brontë)創作,首次匿名出版于1847年。以下從多個維度解析其含義:
作為小說标題:
作為人物名字:
hagnos
或拉丁語 agnus
)。這非常契合女主角的性格特質:她是一位牧師的女兒,具有強烈的道德感、堅韌的意志、内在的純潔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尊嚴的決心。整體象征意義:
總結來說,“Agnes Grey” 主要指的是安妮·勃朗特創作的同名小說及其主人公。這個名字承載着小說的核心内容——一位平凡但堅韌的年輕女性在維多利亞社會約束下的奮鬥曆程,象征着中産階級女性的經濟困境、道德堅守以及對尊嚴的追求,是英國文學史上一個具有重要現實主義意義和社會批判價值的符號。 該作品作為勃朗特文學遺産的一部分,被廣泛研究和教授,是理解19世紀英國社會與文學的重要文本。來源:英國國家學術院 (The British Academy) 關于英國文學經典的論述;各大高校(如哈佛、耶魯)英語文學課程大綱。
關于"Agnes Grey"的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Agnes Grey"是英國作家安妮·勃朗特(Anne Brontë)于1847年出版的首部小說,屬于維多利亞時代文學經典。書名由女性名字"Agnes"(艾格妮斯,源自希臘語"純潔"之意)和姓氏"Grey"(格雷,意為灰色)組成,象征主人公樸素而堅韌的性格。
文學地位
該作品與艾米麗·勃朗特的《呼嘯山莊》、夏洛特·勃朗特的《簡·愛》同年出版,三姐妹的作品共同革新了19世紀英國文學的女性叙事視角。小說通過家庭女教師艾格妮斯的視角,揭露了當時中産階級家庭的教育弊端與社會階級矛盾。
内容主題
• 社會批判:反映維多利亞時代女性職業困境
• 道德探索:強調精神獨立與自我價值實現
• 寫實風格:與勃朗特姐妹其他作品的浪漫主義形成對比
語言特征
書名中的"Grey"采用英式拼寫(美式拼寫為"Gray"),兩者含義相同,但文學作品中常保留原作者的拼寫習慣。該拼寫差異也體現在其他英語詞彙中,如"colour/color"等。
注:若需了解小說完整内容,可參考安妮·勃朗特原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