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地震] 餘震(aftershock的複數)
Aftershocks are a big worry.
餘震是一個重大隱患。
At least 76 aftershocks followed.
隨後發生了至少76次餘震。
Will there be more damaging aftershocks?
是否将會發生更多的破壞性的餘震?
Even as I write, strong aftershocks continue.
甚至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強烈的餘震仍在繼續。
This series leaves some real aftershocks.
這個系列賽應該給東部留下些餘震。
aftershocks(餘震)的詳細解釋
aftershocks(餘震)是指主震發生後,在同一斷層帶及鄰近區域陸續發生的較小規模地震活動。這類地震是地殼應力重新調整的産物,通常遵循“大森定律”,即餘震頻次隨時間呈指數衰減,震級也普遍低于主震。
科學機制
餘震的形成與主震釋放能量後斷層系統的應力再分布有關。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模型,主震會導緻斷層局部應力失衡,周邊岩層通過一系列小震實現新的平衡,這一過程可能持續數天至數十年。
實際影響
餘震可能加劇災後風險,例如破壞已受損的建築結構或引發山體滑坡。中國地震局指出,2013年四川蘆山7.0級地震後,餘震導緻超2000次塌方,威脅救援安全。
監測與預警
現代地震學通過密集台網實時追蹤餘震。例如,日本氣象廳利用早期餘震數據優化預警系統,縮短公衆應急響應時間。
曆史案例
2008年汶川8.0級地震後,記錄到4.0級以上餘震超300次,最大餘震達6.4級,印證了餘震活動的持續性。
參考資料
aftershocks 是名詞aftershock 的複數形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主震之後接連發生的一系列小地震,通常發生在主震的同一區域,強度較弱。例如:
餘震可能持續數天至數月,甚至更久,并可能引發滑坡等次生災害。
傳統觀點認為餘震是地殼斷層重整的結果,但現代研究指出,餘震主要由主震産生的動态地震波沖擊引發。
The aftershocks terrified survivors.(餘震使幸存者感到恐慌。)
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海詞詞典)或地質學資料。
Children's DayslursquabdisconnectaltarbronchiolefurloughHeyTeaPalestinianpermittingsubvertsdisagree onin the faceincident beamMedal of Honorpolymer scienceslug it outsquare meterunder any circumstancesairgraphanticodonCinecolorcutlassdepsidoneesophagogastroscopyjoseitelaryngopharynxmegalophthalmusmelitoseMiharah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