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乖离而孤独。《易·睽》:“九四,睽孤,遇元夫。”《左传·僖公十五年》:“归妹睽孤,寇张之弧。” 清 方文 《石桥怀与治》诗:“南村路何许,睽孤情尚尔。”
(2).乖戾。《汉书·诸侯王表序》:“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颜师古 注:“睽孤,乖剌之意。”
“睽孤”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乖离而孤独
指因与他人或环境疏离而产生的孤独感。该释义源自《易经·睽卦》九四爻辞“睽孤,遇元夫”,《左传·僖公十五年》及清代方文诗句中均有引用。例如:“睽孤情尚尔”(形容情感疏离的孤独状态)。
乖戾、不合群
强调性格或行为的偏执、不合常理。如《汉书·诸侯王表序》中“睽孤横逆”描述诸侯王乖张暴戾的行为。
若需在写作或学术研究中使用该词,建议结合具体语境选择释义,并参考《易经》《汉书》等经典文献的原始用例。
睽孤是一个含有情感意味的词语,一般指一个人孤独地生活、与他人疏远或难以交流。
睽孤的拆分部首是目和孑,目表示眼睛,孑表示一个人。它共有12画。
睽孤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诗经·唐风·君子偕老》:“君子有酒,旨且优。殽饮孔庙,日延不封。如有眷属,一言以蔽之。如寇如仇,如隆如昌,如容如貌,如玉如绣,如霜如雪,如雷如电。是谓齐王,视死如归。”其中的“如有眷属,一言以蔽之”中的“如有”一词意为独居,后来演变为睽孤。
睽孤的繁体字为睽孤。
古时候的睽孤写作“睽孤”,字形上跟现代写法相似。
他的家人都在外地工作,他整天一个人在家,真是睽孤一人。
睽孤+组词:“睽孤自守”、“独自睽孤”。
孤独、独居、单独。
聚众、交际、合群。
【别人正在浏览】